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实施,引发了高校教育与教学的深刻变革,也给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深刻的影响,使我们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要努力探索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提高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2.
文章通过对日语文体特点的分析,指出日语文体的对立表现为简体和敬体、口语体与书面体的对立.于此同时,分析了口语体与书面体在词汇方面、语法方面、句式方面的使用差异,列举出目前日语文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解决日语文体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劳动及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章结合“七一”讲话,把生产劳动和劳动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首重论述了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并强调劳动价值论从物质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对于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刘海鹰 《考试周刊》2014,(51):165-165
<正>音乐是一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呢?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试想,如果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根本不感兴趣,根本不喜欢学习这门学科,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在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大都是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  相似文献   
25.
论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血缘近亲,天然的骨肉联系使亲子双方产生天然的感情依恋。因此,对儿童来说亲子关系是他们最早建立的,也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在儿童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亲子互动是孩子在家庭中与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这更加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依恋。所以。亲子关系是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1月10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7.
青少年时期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很强烈的,但由于几千年封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讲究中庸,压制个性,追求大众化、凡事随大流的消极观念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加之长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受到压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转变旧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旧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注入式教学,这种方法讲究单向灌输,学生的思路被禁锢在教…  相似文献   
28.
在心理学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也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问题等,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孩子的亲子社会行  相似文献   
29.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认为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是知识内化、升华、沉淀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的品质。分析了素质教育的由来及发展要求。提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科学技术素质教育、人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眩晕症的发病原因很多,对这类疾病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通过对67例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 67例病例分成六类诊断,12种疾病。其中耳源性39例,颈性5例,血管性16例,中枢性4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更年期综合症1例。结论 眩晕症的病因较多,对这类疾病应详细检查认真鉴别,以防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