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两晋之际,咏物赋创作繁盛,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描写吟咏乐器、舞蹈、歌唱等题材的音乐赋。许多音乐赋中有相当的篇幅包含渲染悲哀的内容,用文字这种媒介来表现音乐时,音乐赋的作者往往巧妙借用富于形象化的场景和氛困描写,来构筑抽象的音乐所能带给人的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表现其独特的“尚悲”审美取向以及相关的“乐教”功能。  相似文献   
22.
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两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代人的故事,也是两代人的故事。这里有历史的回音,也有今天的顿悟!  相似文献   
23.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4.
四、用色中国画颜料,主要是天然颜料,有石色、水色之分。石色,即矿物质粉状颜料,用时需调入胶水。石色稳定性好,覆盖力很强,千年不变色,且沉着厚重、漂亮而不火气,如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等。初学者可先用铅管装的石色,效果虽差些,但还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