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第十三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征文,涌现了不少佳作,比如潘悦同学在《不发光,成就发光》中,从厘清"发光"与"不发光"概念入手,层层深入剖析,最后落脚于自身;比如冯欣睿同学在《发光ing》中,着重阐述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应该明白,在没有发光时我们要接受平凡,但不能沦为平庸"。然而,也有一些同学,陷入"假大空"的泥沼而难以自拔。这类作文,在《向说声"谢谢"》一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向通 《新读写》2020,(2):1-1
在民族或国家的历史长河里,个人或家族的兴衰,不过是一滴水而已。正因如此,要表现好这一滴水,必须注意:首先要真实。家族史者,家族过去所发生之真实事实是也,假如你所写有意回避真实之历史,而向壁虚构,那便不能叫“家族史”,而是家族历史小说。其次要注重细节,细节是真实可感的,而非大而空洞,最忌讳什么“70年沧海桑田,70年风云变化”“吹遍了大江南北,响彻了长城内外,震动了两岸三地”之类的表述,这样的句子所表现的,只能是转瞬即逝的肥皂泡而已,而非一滴真实的水!  相似文献   
13.
第十课《留得秋橘春天采》后的《思考和练习·四》刊登了一篇没有署名的短文──《橘与橘中戏》,结尾段道: “《玄怪录》说,有户人家种的橘树,一次,结了两个特别大的橘子,剖开一看,原来它们中有两位老者在下棋,这是下棋又名‘橘中戏’的由来。” 不由一个激灵,初学下棋时,曾向同事借过本棋谱《橘中秘》看,学到不少东西。但棋谱为何叫“橘中秘”却不甚了了,不意今日在此得之。于是有了这么个构想:上此课,导入语为“我曾经看过一本象棋谱,名叫《橘中秘》,受益匪浅。那么,此书为什么叫‘橘中秘’呢?答案就在今天要学习的这篇…  相似文献   
14.
学习完李渔的《芙蕖》。今日乱翻书,在《闲情偶记·种植部》中,就又见这样的句子:“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命,是无命也;一季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而其中就又有《梅》《水仙》《兰》《海棠》诸篇,当时,如能再补充这几篇进去,学生对李渔其人及作品的风格,当有更深入的了解吧。 张习习写了篇《如果我出高考语文卷》的小练笔,非常有趣,兹录于下: “《新民晚报》上刊登一文说:台湾大学语文入学考试,花样百出,居然考了金庸的《神雕侠侣》、张惠妹的…  相似文献   
15.
弈棋与人生     
向通 《上海教育》2003,(1B):63-63
  相似文献   
16.
第二单元为说明文,前两篇学完后,翻《文汇报》,正好有篇《雕塑公园笔谈》,是编者邀请了美术、雕塑、建筑、园林等方面的专家笔谈此话题。围绕“雕塑公园”,列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雕塑公园:当今城市文化的新热点”、“方兴未艾的雕塑公园”、“上海雕塑公园:切勿再纸上谈兵”、“未来的上海雕塑公园应具有吸纳百川的‘海派’特征”。且配有日本箱根“雕塑之森”美术馆、广州雕塑公园、美国华盛顿雕塑公园三幅图片。虽非一人所写,但这实际上是篇说明文,其脉络非常清楚:先说什么是雕塑公园,“雕塑公园是一种利用山坡、树林、水池等…  相似文献   
17.
丁丽英在《中外之别》一文中言:“……美国上大学用不着参加百里挑一的残酷高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新民晚报》)此言可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做一注脚。故要想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当使每个人都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提供此机会,须经济高度发达。 读到梁玉奇在《光明日报》所撰的《高考模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文,对于目前中学教育现状,有通达之见识。原文如下: “从表面上看,应试教育似乎是高考的‘孪生兄弟’,殊不知,这是我国教育投资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普及率偏低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超前预期之间矛盾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