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代表作:《湖南治理“三山五岭”要还洞庭浩荡美景》(2001年9月9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反响:几位湖南省领导肯定说:这篇报道好,体现了党中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的工作思路。这篇报道在人民日报头条报道出来,对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省人民都是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52.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中国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教育市场化的影响,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亦有加剧的趋势。城乡教育差距、校际班际差距进一步拉大,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之间差距日趋明显已成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53.
学校文化是社会的亚文化,是学校文明进程的积淀。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及其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魂”。基于本校(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中学)的实际,笔者谈谈学校文化的实现载体与学校文化再建设的构想。回浦中学原名为回浦学校,创办于1912年,90余年的历史积淀,使学校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回浦实验中学因初高中脱钩办学的需要,于1999年作为回浦中学的初中部分离出来,重新命名为回浦实验中学,2002年东迁校址,投资8000万元,建成布局科学、环境优…  相似文献   
54.
数字化学习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字化学习的发展,此研究从上网行为、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资源和学习认知四方面对307位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需求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表明: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的需求意愿强烈,认可数字化学习.资源使用不方便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意愿的主要因素.未来应加大“微课”化资源建设,采用O2O和P2P等学习法,实现PC端、手机微信和APP三位一体式数字化学习.  相似文献   
55.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正确解决今日全球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我们应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来透视全球化的实质,从而揭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处理其与民族国家的矛盾以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6.
文章阐述了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研究的意义,根据课程评价的客观要求,提出了课程评价多元化主体的成员构成,并论述了各评价主体的主要评价功能。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注重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要强调关注过程、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57.
本文首先概述了教育信息平台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建设国家教育信息平台的意义,分析了教育的新趋向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的教育信息平台的初步榭想。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全面发展",推行综合素质教育;坚持"协调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59.
理想人格的培养一直是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他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具有真知卓见的人格理想,但理想人格理论是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而当今社会最大的现实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因而,当代的理想人格的真善美就是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协调当中。  相似文献   
60.
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宣部旗帜鲜明地、坚定不移地在新闻战线反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突出地抓了“有偿新闻”的问题。中宣部的这一重要举措,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工作者的衷心拥护。“有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权与金钱(包括物化的钱)的交换,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它影响新闻的真实,损害新闻单位的形象,腐蚀新闻工作者,败坏社会风气,是新闻单位的一种腐败现象。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有偿新闻”在我国的出现和泛滥,有着深刻的现实和思想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企业的商品观念和竞争观念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