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388篇
科学研究   37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13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30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人的行为和人们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行为科学早已风靡西方世界。70年代末,行为科学传入我国后,不少科学家和企业家不畏艰难,排除干扰,勇于实践,使行为科学在我国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应用成果。行为科学的基石,则是需要理论。所谓需要,指的是个体在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行为科学认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激发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当目标达到以后,需要便得到满足。此时又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当然作为社会人,其需要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自然性需要,也有社会性需要;既有先天性需要,也有后天习得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并按其重要性和产生顺序排列出了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2.
较全面系统地对《汉语主题词表》进行了有关重要指标的定量剖析,对其增订本的新进展予以评价,并探讨了该表的发展路向,指出了它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3.
104.
宋涛  郑挺国  韩良  佟连军  赵妍 《科学学研究》2006,24(Z2):444-447
基于两类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建立基本数学模型,提出清洁生产系数和耦合适应度系数概念,在运用数学模型对生态产业园区的几种类型进行解释说明的基础上,得出清洁生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生态产业园区和区域副产品循环网络具有相对的适用性,而技术创新是产业生态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5.
106.
一、医保档案的内容组成和制度管理要点(一)内容医保档案首先是涉猎范围广泛,它是面向城镇、农村所有居民、社会组织而建立的,医保在社会五险中是辐射范围最广的一种,涉及人员也是数量最多的。除此外,医保档案的内容也比较复杂,要求内容真实有效,在档案管理中会对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医保档案当前的组成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一,医保档案管理人员收集的资料;其二,医疗机构保管的医保诊疗凭据;其三,社保机构保存的医保人员资料;其四,享受医保的病人保存的就诊记录和凭据[1]。  相似文献   
107.
李峤,诗人,"文章四友"之一.他创作了一百多首五律咏物诗,这些诗题材广泛,用典繁多,构成了其诗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8.
对职业教育几个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职业教育中“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三个概念使用频率较高,但存在严重的混用现象。三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同,存在层次上的差异,而又有相互包容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三者是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教材解读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语文课应该体现出语文味.这是一个不争的观点。然而究竟什么是语文味.怎样在一堂课中间体现语文味?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曾聆听过魏书生、李镇西、程翔、唐江澎等名师的课.也曾多次参加各种公开教学活动.结合我自己语文教学的实践.我认为.所谓语文味.就是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近语文,深入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