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开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21世纪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加大力度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3)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准确定位;(4)利用科学技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5)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3.
在离子液体+DMF(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通过恒电流法研究表明Ti/nanoTiO2-Pt修饰电极对4-甲基吡啶(4-MP)的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同时发现阳极液中4-MP浓度为0.49 mol/L,阳极液中离子液体的体积分数为50%,通电量6.8(A.h),电流密度30 mA/cm2,温度为50℃,阴极液为1mol/L硫酸时,产率和电流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平均收率为95.2%,平均电流效率为64.7%。  相似文献   
64.
杨万里早年曾习江西诗法,因此其诗学思想留下了江西诗学的烙印,他主张诗歌讽喻时政要怨而不怒,与黄庭坚所倡导儒家"温柔敦厚"诗教近;学古人句律不用其句意而学其风味。时代的巨变和亲身的生活阅历,走出江西诗派的樊篱的杨万里提出了"感兴"说,言诗人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和激情,它远绍魏晋感物起情说,近承陈与义感物兴发论,对向书本材料讨生活的江西诗派末流具有纠偏救弊的现实意义。心师造化、取法自然的同时,杨万里并不否定对前人诗作的研习,但须"参"须"透脱",才能妙悟其风味,这一诗学思想是对黄庭坚诗学思想的总结和提升。  相似文献   
65.
李建华  刘玲利  吴晟  郑东 《情报杂志》2007,26(4):51-53,57
开发和构建以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功能对象的科技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STRADSS),对优化国家及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视角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一个具有良好决策支持功能的科技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66.
海峡两岸中国现代派诗,包括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象征派诗、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现代诗、40年代后期的九叶派诗、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朦胧诗,共同经历了选择改造过程:从盲目模仿、全盘移植到中国民族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与西方现代派诗艺的融合。值得我们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处理文学表现自我与反映现实人生的关系、怎样掌握文学表现的隐蔽度与大众接受能力的分寸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7.
为解决云南变电站山地建设中边坡稳定性难以分析的问题,开展了山地变电站的边坡状态检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运用RBF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具有预测能力的分析模型,将边坡压力预测值与监测值相互结合对比分析,并对山地变电站边坡的结构稳定性作出判定。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此传感网络系统的搭建较为成功,在电磁干扰强、地质环境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运行状态良好,达到了监测目的。采用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边坡结构稳定性分析方式,能较好解决边坡稳定性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68.
本世纪30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诗派,在大革命高潮跌入低谷之际,因“梦醒了无路可走”,徘徊在个人窄小幽长的“雨巷”,吟哦着个人的苦闷和颓唐,与时代斗争风云严重脱节;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的深重灾难面前,他们中一批人开始对民族解放斗争热情歌唱,诗风发生了重大转变,使之不仅超越了象征诗派,也超越了自身。在现代诗形建构上,他们经历了一个由追求新诗外在的音乐美到追求新诗内在情绪的韵律美及其表现形式的散文美、口语美的整合、嬗变过程,找到了一条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意境与西方现代诗艺嫁接的新诗发展道路,建立了“意象抒情诗”的现代诗的审美构型,为中国现代诗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