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3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通俄门”事件后,美国民众开始体认到西方媒体也存在“认知战”。2017年“假新闻”(fake news)被评为柯林斯词典年度热词。假新闻与欺骗成为美国政治心理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黑色宣传、灰色宣传是假新闻早期的表现形式;新技术使发布假新闻的主体、渠道及其动机都发生了改变,假新闻的内容生成、传播结构更加复杂,假新闻成为美国发动“认知战”的有利条件。“认知战”的作用是模糊民众认知标准、降低媒体信誉及达到国际舆论中间地带的消失。当前西方国家政党竞争加剧,黑色宣传反噬成为美国内部政党、企业、社交媒体乱象的根源,政党争斗与媒体乱象也成为美国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2.
123.
吴非 《广西教育》2014,(28):28-28
正5月30日上午,因不满老师制止他们的撕书行为,陕西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岁的老师,将三根拖把棍打断,造成该老师头部受伤。据当地教育局有关人士称,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参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学校协调,对学生殴打老师事件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束后再处理。(6月2日《华商报》)高三毕业生临考前撕毁学习资料,从高楼往下抛,近年来时有发生并见诸报端,有不少学校的高三学生竞相效尤。此举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批评,反而得到不  相似文献   
124.
头匹     
“头匹”两个量词连用,可同时计量不同的牲畜,在南北朝文献中已见用例。《世说新语·雅量》篇,梁代刘孝标注引《谢车骑传》曰:“(东晋淝水之战)俘获数万计,得……牛、马、驴、骡、驼十万头匹。”刘世儒先生在研究南北朝时期的量词时,注意到了这个例子,但他认为“头匹”连用是“一种过渡时期语言内部某些部分暂时失调的现象”(见《论魏晋南北朝量词》,载《中国语文》1959年第11期),即是说这是一种偶然出现的不规范的现  相似文献   
125.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26.
有家报纸编辑请我描述一下“理想的教育”,我的回答是:“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得到人的待遇。在早晨的阳光中,他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能吃到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时起,  相似文献   
127.
吴非 《教师博览》2008,(10):10-10
晚间有位出版社编辑来舍下商讨教材的事,他是本校20多年前的毕业生,如今已经是出版社业务骨干。夜深了,楼道里有人讲话,编辑若有所思。我说,这是住对门的陈老师。编辑说:“我永远记得她,她对学生真好。上初二时,有一次春游,我把干粮弄丢了,也没有钱和粮票再去买,陈老师把她的烧饼全给我吃了。25年了,我记着这件事……”第二天上班时我告诉陈老师,她说:“这个学生我记得的,不过这件事记不得了。”  相似文献   
128.
认识不少校长,个个喊校长难当,个个不辞职。不辞职的原因很多。在旧时代,辞职是比较潇洒的事,或日挂印封金,或日野鹤闲云,痛快一点  相似文献   
129.
黄花冈上     
每次有到广州的机会,都因种种原因而不能成行。今年到广州出差,人已半百。会议讲究效率,没日没夜,广州城是什么样,到会议结束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天,我下了决心,利用午休时间去了黄花冈。如果再不去,我会后悔一辈子的。在黄花冈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也算了却了一桩宿愿。这是我少年时代就仰慕的一群精英,这是我从少年时代就想来拜谒的地方。这里长眠着最早觉醒的一群人,他们不肯留那屈辱的辫子,不肯下跪。我抚着那一块块的基石,在心里默诵着他们的名字。他们死去的时候,都是青年,只因为不肯跪,故而含笑面对死。这里埋葬着青春的躯体,但是埋葬不了青年的梦。我去的那天,本当是有阳光的,可能是因为污染重,天总是不太明朗。我想,辛亥年阴历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那一天下午五点钟时的广州,是什么样的天气呢?想来想去也是惘然。我只能想到,他们多是南方青年,说着我不大听得懂的广东话、福建话和四川话,虽然几路队伍总共就那么二三百人,但是出发时他们没有像现在的特种部队一样隐蔽,而是大摇大摆地走向敌人,还呜呜地吹着螺号……  相似文献   
130.
吴非 《语文新圃》2008,(9):18-19
学生寄贺卡来,依着旧例,说了些美好的话.我理解他们的一片真心,但是对他们花费精力来表达心意感到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