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3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你上大学后给我写过两封信,第一封信你表示了对老师的敬意,第二封信又一次地向老师表示敬意。我没回信,你一定有些疑惑了。今天,作为你高中时代的老师,我想把自己的不安告诉你:我本  相似文献   
142.
吴非 《语文学习》2010,(1):21-22
最近,我对郭初阳、蔡朝阳几位老师对小学教材的研究评价一直很关注.也赞成他们的观点。前不久.这个问题引发社会讨论,我就有些不安了。这本是专业问题,社会众议纷纭,问题反而会复杂化。但之所以不得不引向社会讨论,最重要的原因.是业内无法深人。也无力改变,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没有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3.
寻找凝重     
吴非 《华章》2011,13(1):17-18
住在南京,每有远客至,问如何游,我便把自己的习惯告诉他们:黄昏时去中山陵,小雨时往玄武湖与台城。以我多年的体验,那才是一流的胜境。除此,夜泊秦淮也是雅人的向往,虽然歌舞升平,桨声灯影依旧,奈何朱自清俞平伯二公已是古人,空自许也。不乏的是世俗气。有一日陪远客逛夫子庙,落日楼头,  相似文献   
144.
吴非 《教师博览》2012,(12):13-13
在享受教育的愉快时,有时我也会被个别学生的庸俗惊得目瞪口呆。以前我是把中学当作"净土"的,举世混浊而校园应当相对清净,我没想到"文革"后的学校,变得那样复杂了。我以为经历了"文革"浩劫,人们会珍爱孩子们的心灵,不会冷酷地往他们的脑袋里丢肮脏之物;我没想到未成年人生活的校园,  相似文献   
145.
从2007年11月15日起,《南方周末》开始在每一期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时局,同《南方周末》既往的其他一些版面和报道内容和手法相比,时局版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色与特点,那么时局版的版式的  相似文献   
146.
与文学联姻是新新闻主义最大的特点也是其备受争议的焦点之一,散文式的写作及情节式叙述是新新闻主义报道最常用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7.
吴非 《今日教育》2013,(6):22-22
据说最近几家出版社都在弄"民国小学生作文",我没能力收集,只翻看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这套《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这套书是由1922年上海中央编译局出版的《全国高小国文成绩新文库(甲编)》翻印的,原书收414篇,由蔡元培先生亲自鉴定,文言白话,语体不拘,"惟精神思想是取",的确是  相似文献   
148.
吴非 《生活教育》2010,(7):60-6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历过红色年代的激荡,感受了底层社会的贫苦,对瞒和骗的教育已经有厂比较深刻的认识。我总想,中国的教育缺少一种人道精神,我们教育的旗帜上,没有人性的光辉。那几年,我读了很多俄苏小说,其中格鲁吉亚作家顿巴泽的小说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在小说《白旗》的结尾,他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49.
吴非 《师道》2010,(9):12-13
学校有教学活动或是安排赛课,来听语文课的老师最多,因为大家都认为只有这门课听起来没有什么障碍。本来,听了课,看看热闹也罢,你不必评论,虽然你能听得懂,但是毕竟不是专业教师,你不一定了解课程要求,你说的也很可能外行。然而似乎每个人都以为语文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只要能说话,就有干预母语教学的资格。  相似文献   
150.
住在南京,每有远客至,问如何游,我便把自己的习惯告诉他们:黄昏时去中山陵,小雨时往玄武湖与台城。以我多年的体验,那才是一流的胜境。除此,夜泊秦淮也是雅人的向往,虽然歌舞升平,桨声灯影依旧,奈何朱自清俞平伯二公已是古人,空自许也。不乏的是世俗气。有一日陪远客逛夫子庙,落日楼头,乌衣朱雀一带已是华灯初上,人群汹涌,摩肩接踵;公车如麻,喇叭刺耳。友人问:日日如此?答曰:日日如此。友人问:公宴几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