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大众诗人。他在自己半个世纪的战斗生涯里,共创作了约七、八百首诗歌,其中,以教育为题材或与之有关的诗歌,为数甚多。它们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俗而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些诗歌大多清新流畅,明白易懂,富有香韵,琅琅上口。或长或短,体裁多  相似文献   
152.
一个人大代表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十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不仅对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仍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教育遗产,充分发  相似文献   
15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实现“学为真人”、“为民造福”的夙愿,终生热爱学习,崇尚真理,漂洋过海求学问,东奔西走探真知。在自己广泛涉猎知识、求取学问的同时,善于总结与思考学习的理论与方法,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度,围绕学习目的、学习主体、学习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等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对学习的相关理论作了详实的论述。这些论述字里行间渗透着以民为本、注重实践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博大胸襟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为教育活动家的实践精神和作为学贯中西学问家的宽阔视野。  相似文献   
155.
《历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二期发表了我的《陶行知生年考》一文,认为陶行知的生年应是一八九三年,而不是一八九一年或一八九二年。文章发表后,学术界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希望笔者继续就此问题,充分发表意见,以求得问题之解决。因此,我又对有关材料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遂撰成此文,再求教于学术界。陶行知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作出过卓越贡献的重要人物,弄清其生年问题是完全必要  相似文献   
156.
美国名教育家孟禄曾于1921年9月应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来华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孟禄来华不仅对壬戌学制的制订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7.
所谓“合育”,是指以和合、合作、交往等思想为指导而对年轻一代实施的一种教育,目的在于使他们既能善待自己,又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和社会,成为合群、合作、合享的一个新人。  相似文献   
158.
保罗·孟禄一生致力于国际教育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孟禄认为一个民族形成的根本在于拥有本民族的共同文化,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方式,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是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二是促进国际理解的达成。孟禄建议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合格公民与国际理解四者有机结合,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素养,发展教育繁荣民族文化,由此推进国际理解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对于孟禄国际理解以美国利益为根本、确保西方教育的领导地位等观点,应客观认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9.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保罗·孟禄(PaulMonroe,1869-1947),曾于1913-37年间10余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1921年9月,由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华进行了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他还长期担任中化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参与领导该会工作.孟禄来华对于改进中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六·三·三"学制颁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搜集和整理大量中美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份<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孟禄提供一个基本依据,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孟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0.
<正>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高校数据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如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库攻击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高校的声誉受损,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受阻,甚至给高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数据加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安全保护手段,可以有效防止高校敏感数据被未经授权人员访问、窃取或篡改。然而,由于高校具有业务数据体量小、数据库种类多和敏感性数据多等特点,传统的数据加密技术在高校场景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