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94年11月16日—18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妇女与教育”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的宗旨是讨论妇女教育的状况、发展问题与改革趋向,同时也为筹备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教育论坛做准备。此次会议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国家教委社科司共同主办。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菲律宾、加拿大等国的学者和专家70余人。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康泠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教育服务进行了部分承诺,以教育输入和输出为表现形式的对外合作与交流蓬勃发展起来。为了科学、合理、有条件、有步骤地开放教育服务领域,中国政府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进行了相关立法与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投资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用于培养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 国家对教育投资的数量反映国家对教育投资的规模。教育投资在财政支出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支出的比例反映了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反映了教育投资的水平。国家教育投资的数量和比例受该国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那么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教育投入呈现哪些特点同时又面临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消化BTEC——关于BTEC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得到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外资格证书和文凭陆续引入中国。2003年2月为促进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国务院颁布并于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BTEC项目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尝试。BTEC(HND)项目的实施,不仅为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境外资格证书和文凭积累一定的宝贵经验,而且也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19世纪初起,荷兰对大学一直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民主化运动激发了荷兰高等教育的风暴,从而导致荷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立了以代议制民主制度为核心的大学治理结构,高度强调大学治理的民主参与。但近三十年后,集中权力、等级结构、效率和效益成为荷兰大学治理的新关键词。随着1997年《大学治理现代化法案》颁布,大学治理的民主参与模式让位于更像企业管理的治理结构,荷兰大学治理呈现出新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2008年5月4日~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一届亚欧会议教育部长会议的背景和要点.文章以亚欧高等教育合作以及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为主要议题,分析其现状、挑战、问题、发展趋势和政策应对措施,并就吸收借鉴ASEM教育部长会议的成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在风光秀丽旖旎的日内瓦市西北部,矗立着一座深红色别致的三角型建筑物。世界上最大的比较教育研究与信息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及其国际文献中心就座落在这里。 国际教育局正式建于1929年,其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一所民间教育机构,该局初建时只有波兰,厄瓜多尔和日内瓦州三个成员,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教育领域里的跨政府机构。从1929年起,  相似文献   
19.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为七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创新型教师;改革课堂教学;训练思维方法;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建议以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了解国内外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实践经验,为提升我国学生创造力、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武汉地区16所大学的1760名本科生的教育满意度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利用构建了的我国本科教育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对不同学科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不同性别大学生、不同批次高校的教育服务满意度水平进行差异比较研究,得出系列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