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31.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洛夫《教育学》自 2 0世纪 5 0年代传入中国后 ,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中国古有的教育传统为它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是传统教育学为它奠定了学术基础 ;三是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凯洛夫《教育学》毕竟属于传统教育学 ,中国的现实正在发生巨变 ,它需要、也必将产生新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32.
蔡元培与法国教育管理模式的移植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元培于1927-1929年致力于将以大学区制为基本特色的法国教育管理模式移植到我国,目的在于改革我国教育行政机构官僚化习气之弊,争取教育独立。此举以失败告终,证明仅仅依靠制度层面的变革以实现教育独立,在中国近代社会是行不通的;学习借鉴别国的教育管理模式和经验,必须根据本国实际,使之本土化。  相似文献   
33.
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 ,杨贤江是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先驱者而著名的。杨贤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渠道之一 ,正是直接体现在对当时苏俄教育的译介上。杨贤江介绍的第一篇文章是 192 1年发表的《英美德俄四国教育改造之实况》。文章第六节“劳农俄国之教育” ,主要涉及了卢纳察尔斯基任人民委员后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杨贤江称其“尤为最切实的改造计划……适应近世的时代精神而进行的了”。杨贤江的译介主要集中在 192 9年以后。篇目署名期刊时间新俄之新学校李仁民教育杂志 192 9,1苏联的大学生柳岛生新思潮 192 9,11苏俄之…  相似文献   
34.
我国近代学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制度是教育思想、理论的物化形式,是连接观念层面与实际操作层面的中介和桥梁,是一定时期教育改革成果的主要载体。历史上每一次大创教育改革运动都会导致学制改革,而每一次教育改革运动的成效及其失误同样也会反映在由其催生的新学制中。因此,学制改革在整个教育变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近代三部学制的演变,除受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外(即都是对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变化作出的应答,一部有一定进步性的学制,也总是不可避免地力求符合人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特点),还需处理学习、借鉴世界各教育先进国的…  相似文献   
35.
自1984年中英联合公报发表后,随着香港回归祖国进程的日益推进,与培养新一代香港公民密切相关的学校公民课程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香港行政当局和教育部门分别在1985年(中英联合公报后)、1996年(回归前夕)和1998年(回归后)颁布了关于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两个指南和一份大纲,十分明显地反映了在学校公民课程中试图予以强化的重要价值观念的演变,突出了与时代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趋势。通过剖析这三个文件所体现的主要特征及其重要价值取向的变化,对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香港公民教育课程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校公民教…  相似文献   
36.
中小学阶段是受教育者品德逐渐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一阶段促使受教育者形成生态道德品质和素养,应该成为学校德育重要目标之一。本研究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展开,尽管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改革都要求包含以上三维目标,但鉴于不同学科自身特点,本文将着重分析该学科教材中所包含的具有代表性的其中一维目标在生态德育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37.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绝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而应该发挥出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以及培养中外交流综合性能力的教育作用.本文试以清华大学为个案,探讨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的角色、地位以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8.
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农学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和实施概况,探讨其发展的特点,即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的自主性: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及特色鲜明的专业分布等,并分析了它对我国农学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农业推广服务是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采用演讲与展览、实地试验、与农家合作、印发普及读物等形式。这些活动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基督教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当然,受经费等条件所限,其成效亦有限。但探讨其开展农业推广的原因、形式与内容、保障、成效及其制约因素,将有助于为当今高校的农业推广服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40.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作为全套丛书的核心和灵魂,是在中西古今的宏大视野中,从中西比较的视角来探讨中国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浸润滋养,考察传统向现代转型中,中西文化及其教育的普适性、共性与特殊性和个性,最终在融通创造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基因,长成自己的大树,从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全套丛书的核心所在。此外,中国的发展应该正处于一个从历时为主走向历时、共时并存转换的一个重要拐点上,正是在这个拐点上,叶澜老师及其团队在教育领域担当责任,研究中国问题,提炼中国经验,形成中国理论,传播中国话语,为此做出努力、付出辛勤,是建功立业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