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我的平民情结追根溯源在于我特殊的成长经历和生活、工作环境。生在农村的我,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读书的难能可贵。能够高中毕业,是我哥哥从很少的生活费中挤出五块钱的功劳。那时,接受优质的教育对于我几乎近于奢望。三十二年前,我初登讲台,刚为人师(民办代课),凭着朴素的情感,我曾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农村的孩子读好书。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厚,特别是走上校长岗位以后,让我的学生读而无憾、学而无憾的理想和追求逐步明晰且日益强烈。  相似文献   
23.
奚亚英 《辅导员》2009,(19):61-62
“发展是硬道理”,每个学校都把发展问题作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我校亦不例外。但学校的发展不一定都是在和谐状态下进行的,学校在发展中也会遇到不和谐的问题。因此,构建和谐学校,应该怎样看待和解决发展中的和谐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讨,这也是我校建设和谐学校的重要目标和中心任务。现以笔者工作的学校为例,从三个方面说明和谐发展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4.
很长一段时间,教育界忌讳提"教育家"。在这种氛围下,哪来的独立思考,哪来的探索和创新空间?近两年,温家宝总理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教育家","教育家"这个词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提出教育家办学,绝非偶然,因为当前不少学校,背离了教育家办学这个方向,导致经济思  相似文献   
25.
奚亚英 《江苏教育》2012,(32):13-15
15年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是一所中心校,附带13所完小、2所村小,中心校有学生600多名,下属各个完小大多为一轨制6个班,村小为1-4年级。2006年学校开始尝试集团化规模办学,2007年正式组建常州市第一家教育集团,教育集团组建以  相似文献   
26.
奚亚英 《江苏教育》2017,(10):61-62
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发展的领航者与决策者,学校管理者的核心素养直接关系着学校发展的速度、力度与效度。本文提出了学校管理者核心素养的三维模型,从"人格修为素养、学科专业素养与学校管理素养"分别进行理论与实践的阐述、剖析,在学校管理者的核心素养建设中这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互相扶持、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27.
为平民而来     
【校长档案】奚亚英,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江苏省爱生模范、常州市劳动模范、武进区十佳校长、武进区十佳女性。在办学的历程中,在学校管理的平台上,激情燃烧地播撒着她的管理智慧,孜孜不倦地追寻着优质教育平民化的理想,演绎着现代教育的时尚和精彩。使学校成为挥洒智慧、释放激情、体验创造、收获成功的自由之所,让课堂成为师生传递真情、生成智慧、喷发灵感的生命之地,引领学生在课程文化中感受生命的意义、升华生命的价值,使湖小成为优质教育的辐射地。  相似文献   
28.
2000年,为了让平民的孩子也能具有高雅的气质,学校以“实施艺术教育,构建办学特色”为教改突破口,全面实施艺术教育实验。记得第一次开设艺术选修课程时,扬琴这个班只有一个学生选修。面对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堂,这个班到底开不开?部分领导有顾虑:为了这一个学生学校要专门为他请一位南京专家,一个学期的投入可不少呀!可我认为,我们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就必须尊重孩子选择课程的权利,就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我们的目光要长远。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9.
在学校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在收获改革的初步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改革带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一,一些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上不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其二,教师的发展从热情高涨陷入一个高原状态,习惯于根据学校的要求来跟进自己的行为,没有一种从内心自发自愿的价值追求与发展目标。显然,这是许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0.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投放在“正规组织”所提供的教育、学习之中,忽视了在社会交往、自然接触中所产生的“非正式学习”。事实证明:学校教育要真正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则需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两方面协调起来。非正式学习之所以需要受到重视,是因为它能够为儿童提供自由而美好的学习体验,为儿童的“专注度”提升“添砖加瓦”,为儿童的好奇心延续提供“保鲜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儿童非正式学习的新变革、新交互打开了新格局。在这样的历史际遇下,学校需要在改变儿童熟悉而不自知的学习认知、提供友好而无处不在的学习支持、探索灵活而看得见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努力寻找儿童完整学习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