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栽树     
几天前的一天,轰(hōng)隆隆、轰隆隆……拖(tuō)拉机声把我从梦 中惊醒,怎么回事?爷爷正在那边喊:“姚(yáo)洋,快起来,去后地栽树了。”农场小城(zhèn)规(guī)划(huà),把我们家后边荒地开出一条环场路,为了美化场区,绿化农场,要在路旁栽树。爷爷扛(káng)着锹(qiāo),我提着桶(tǒng),寸步不离地跟在爷爷身后。爷爷挖好坑,放下树苗,我扶温正树苗,爷爷瞄准(zhǔn)、调直线、埋土、踩实、浇(jiāo)水,然后再培(péi)土、封严。栽完树累得我腰酸(suān)背痛,栽树可真不容易呀!虽然我和爷爷都很辛苦,可是爷爷说我们这是为农场建设服务。如…  相似文献   
12.
稍微认真地说,我们或许是被很多新名词迷惑了。比方说“多元社会”。我们想,如果是真正的多“元”,其中的每一“元”都应该与其他的“元”相对平等相对独立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其中相当多的“元”那里,什么都被操控着,被扭曲着。因此我们所说的“多元社会”其实是一种超前告知罢了。这正象我们企望的“多极世界”并未真正来临一样。据我们观察,文化与文学也是如此,过早地宣告某种状态的来临,并以此暗示我们的创作和批评,其结果或许就使它们事信功半。这就象我们要做砖做瓦,瓦泥还没揉捏成熟就把它放进模具开始制作,其结果不是可想而知吗?“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这个栏目,很希望她的支持者以求实的精神,以探索的勇气,以严谨的姿态、以独到的见解,以高度的责任去做每一篇文章。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的希望正在变成现实。四人谈的《文化、文学和多元社会》,站在宏观的视角,以对文学文化和国家民族高度的负责精神,检讨了中国文学和文化过去的遗与存,现实的知与行,未来的向与度。他们虽然处于同一“元”中,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碰撞的火花总能给人以感染或启迪。《中国当下文艺经典的历史价值与消费取向》则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和说服力量,对“戏改”“红色经典”的时尚发出了能引人共鸣的声音。而廖四平教授的文章,正好与前文形成呼应,从一个“理想者”的立场出发,在“无英雄时代”或者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坚定地为塑造理想的英雄摇旗呐喊,这或许也暗示了21世纪,我们对英雄,或者文学作品中的英雄需求作出了坚定的至少是一种回答。文学对部分人来讲,她可以不是神圣的。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对我们人类而言,她应该是神圣的。我们希望把她认作是人类前行的灯塔,民族奋进的火把,永远不会被消费成垃圾。  相似文献   
13.
正十八大召开后,社会各界对改革的期望都很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很多决定,比如"单独二胎"政策、户口制度改革等等,会影响千千万万的家庭,改变中国未来的社会和经济格局。其中不少决定是超过预期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充分表明党中央对于改革的重视。第二,设立了改革时间表,明确规定2020年完成改革任务。第三,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如果公报提出的改革任务都能实现,到2020年我国经济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制造业在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