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63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社会民主党在纲领上都是以政治民主为核心,主张政治多元化,在他们看来,政治民主就是要消灭阶级差别,实现人权和政治权利的平等,建立充分民主的政府,这种政治民主的表现形式就是多党制和普选权,公开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并且抹杀民主的阶级性,主张和平进入社会主义等等,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走改良主义的道路,因此,认清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民主观、人权观、国家观及政党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指导、无目的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收效甚微。让学生会写作文,具体的写作技法上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以教材为依据,确定某一写作方法与技巧为主题,以课外阅读课为主阵地,采取课前广泛阅读、课内总结提升、课后迁移写作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实现以写促读,读写互动,构建一个完整、和谐、循环的读写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探讨了在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降低难度”的教学措施的具体办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
基因兴奋剂是一类新型的兴奋剂,隐蔽性更强,难以用常规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检测。生物传感器将常规的生物检测原理与传感技术相结合,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的优点。从国内外近期基因兴奋剂的研究现状入手,主要阐述了生物传感器在 EPO 等基因兴奋剂以及麻醉剂、β-兴奋剂等其他兴奋剂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基因兴奋剂的检测提供可以借鉴的全新思路和检测手段,对建立标准化和科学性的基因兴奋剂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工作在中小学已日益重要.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优秀心理品质、健康人格的青年一代,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对中小学班主任普及心理学知识,是班主任做好本职工作及适应新角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孙娟 《学子》2015,(1):45-45
【正】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过去那种传统的课堂气氛过于严肃,课堂教学方法过于死板老套,那种状态让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新型的、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研究性学习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体验分享与合作,学会...  相似文献   
19.
孙娟 《甘肃教育》2023,(7):109-113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作业设计是一条减负提质的新思路。第一学段英语教学要更加关注课堂实施过程,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通过布置科学合理的课堂作业,帮助学生构建生活意义,增强学习体验,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本文试在“双减”的推动下,开展第一学段分层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的个性化英语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切实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追述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及探寻现阶段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涵和方向,从而深刻揭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体育教学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扼要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基本发展现状,总结出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矛盾。并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背景下,提出消解高校体育教学误区的路径及策略,实现课程设计与以人为本相契合,实现教学内容竞技性与人文性相融合,实现教学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为转变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及其制度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