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中高职贯通培养下课程思政建设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检验育人成效的重要抓手。通过对辽宁省部分职业院校开展的中高职贯通培养下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与数据分析,整体呈现教师参与积极性、学生认可度较高的基本特点,但同时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规章制度、教师培训交流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职业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在把握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和学生群体特征的基础上,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规划设计,完善育人机制,推进课程建设,开展培训交流,探索体现育人层次特色、培养渐进规律的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出发,深入探究和整合地方历史资源、学校历史资源,实现其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从而构建具有历史传承的地域化、特色化高职校园文化,对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办学优势,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地方历史资源丰富,且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强。高校教师通过充分挖掘和科学使用地方历史资源,采取课堂、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地方历史资源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强历史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丰富历史教材内容,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VI系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科学合理设计和使用VI系统,坚持共同性和特色性、人文性和实用性、历史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表现校园文化精髓,既可以增强高职院校内部的凝聚力,又可以展示高职院校良好的外部形象,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6.
略谈毕业设计中的模仿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业设计是 (理工类 )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学生毕业前夕的这场“实战演习”中 ,过去人们往往过多地模仿 ,而忽视创新 ,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在则相反 ,有些人为创新而创新 ,闭门造车 ,其结果非但没有创新 ,反而一事无成。可见 ,模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主旋律 ,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也离不开创新。然而 ,创新并非意味着从零开始 ,凭空杜撰 ,而必须以前人或他人积累的劳动成果为起点 ,进而有新的进展 ,新的突破。创新不是对…  相似文献   
17.
孟庆鑫 《兰台世界》2016,(17):139-141
后周太祖郭威临终前曾为周世宗柴荣安排了辅政格局,禁军系统是其重要一环。然而后人在记载此事时,对于外戚张永德、李重进的禁军任职情况却出现相互抵牾现象,特别是隐去了张永德的辅政身份。通过对张永德与李重进任职考释,发现张永德在当时是被列入辅政格局中的关键人物,并极大影响了后周未来政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营口地区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招生、贯通培养实际情况,以及影响营口市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主要存在机制障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职业院校间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营口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中高职贯通培养对策--从机制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培养方面入手,推进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形成职业教育开放沟通格局,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9.
宋太祖、太宗时期三衙禁军将领大多出身贫寒,他们在注重与皇室、同僚之间联姻的同时,有的家族积极完成了由武向文的转换,这种做法对于北宋"崇文抑武"形势下武将家族的命运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