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建本科院校总体完成了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方阵的重要群体。但由于办学条件的先天不足、办学历史的深刻影响和办学经费的相对短缺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学校特色不明和管理机制不顺畅等诸多困境。在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的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其基本取向应是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在路径选择上,要围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产学研协同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等核心任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快内涵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领导、营造氛围等学校自身的主动作为,也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22.
师专生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后备师资力量,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薄弱环节,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23.
作为合并建制高校的主要类型之一,专升本师院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师范性、基础性、专业性是该类新兴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应用型专业是促进专升本师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之体系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式研究既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本文对“模式”概念的本质与内涵作了澄清,初步构建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研究的主要分析框架,并提出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选择的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25.
专升本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合并”建制的高等学校,师资来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师资队伍良莠不齐的状况。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实现专升本院校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整合现有教师资源;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作好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建设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26.
孟现志 《河南教育》2007,(11):34-35
高校每学期末的学生评教活动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如果站在远处来看,这项活动更像一个学期的开始。是一个结束,还是一个开始,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同的意义:一种向后,一种向前。学生评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所以,很多高校把这项工作看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学生评教活动更重要的意义是向前的,或者说,学生评教活动本来就是促进教育质量向前发展的一种措施。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  相似文献   
27.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科研竞争力是一所大学水平的直观体现。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要在激烈的高教竞争中立足和不断发展,必须培育提高自身的科研竞争力。本文依据对高校科研竞争力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结合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科研工作实际,分析了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培育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科研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8.
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系科是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较之老牌本科院校教育系的学生,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系学生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在检视我国高校教育系科设置的历史演变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探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系科学生的专业发展走向,提出教育系科教学改革与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若干建议,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课程。师专教育类课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其困境是由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学科偏见、主观认识不足、教学内容陈旧、方法简单和成绩评定不科学造成的。因此,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和教学、考试改革,营建师专生良好学习氛围和教师职业技术训练模式是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0.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之一.自产生之日起,教育就日渐分化,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但其对受教育者的关注可谓始终之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挖掘个体的最大潜能是古今中外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