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要发展就需要积累。积累是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发展的前提,积累是发展的必经历程,所以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  相似文献   
93.
对浩然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但由于浩然在“文革”时期的地位以及与主流话语的复杂关系,对浩然的小说创作,包括他在新时期的创作,并没有在实事求是的批评中给予应有评价。当我们剥离了浩然小说中阶级斗争的话语和线索之后,发现其中仍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作者对乡村日常生活图景的真实描摹。  相似文献   
94.
完善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需要深入把握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的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通过调研X市6对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试验学校样本,运用NVivo8软件对调研资料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的基础是要建立市、县、校三级管理体系;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的内容是教研、教师、教学、行政、课程、文化和教育一体化七个方面,其重点是推进教研、教师和教学一体化;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的问题涉及跨区障碍、人事、经费、输入校发展、教学教研、市级统筹和课程,其关键是破解跨区域的管理障碍。  相似文献   
95.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入,广大城镇和乡村地区的薄弱学校正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这场改革中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教育现象,而发生在山东省宁津县的教学改革无疑值得当今教育理论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宁津现象”作为一个典型的教育案例,从教学的视角来分析是顺理成章的。但“意境在诗外”又告诉我们:应该在更广阔的视野下重新审视教育现象,在更开放的视域中重新反思教育事件本身。这样,就会更全面和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现象,进而指导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真正使理论和实践形成良性的互动。这…  相似文献   
96.
随着2002年高考的临近,一些同学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怎样才能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广大中学生关心的问题。以下我就学习方法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方法是学习愿望和学习结果的桥梁和中介,对学习者来讲是  相似文献   
9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校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最先尝试教学改革的课程。文章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提高教学效果,体现课程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8.
孟繁华  陈丹 《教育研究》2013,(12):40-45
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网络组织是伴随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导向而出现的,它通过城乡学校间的合作和制度化建设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其本质是学校组织的改进与发展,表现了学校由单一组织向网络组织的发展变革。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体现了从单方帮扶到双方共赢的网络合作、从单一学校组织到多个学校组织的网络生态、从学校间联结到学校网络间联结的网络拓展。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的网络组织研究可以从类型、分析层面和分析内容三条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99.
关于中国社会阶级分析的经典献,是毛泽东1926年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此后的许多年时间里,这篇章是我们界定社会阶级关系最重要的依据?毛泽东通过阶级划分确立了识别“敌人”和“朋友”的标准。在毛泽东看来,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100.
新时期最初的“呐喊”与“彷徨”已经成为历史,由于处境对比的巨大反差,这段历史距今仿佛更加遥远了。于是很多人在谈到这段历史时总是轻描淡写、漫不经心甚至象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一态度曾一度使我愤怒。我不怀疑,历史与传统构成的巨大阴影给后来尚无反抗能力的孩子们带来过多么沉重的压力,他们以仇视而又无能为力的目光对待历史是大可理解的。但是,如果认为今天文化自由是适逢其时的必然馈赠,大概也值得议论一番。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在今天的青年人眼里已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但在我看来,今天文学艺术的“自治”环境,正是开始于那个时代的努力才在今天得以实现的。不管怎么说,那是个充满了热情的时代,富于正义感和批判精神的时代,当然也是个充满了梦想的时代。历史的发展也许与当年的“梦想”相去甚远,但它毕竟部分地实现了梦想者们的部分期待。如果没有当年那代“梦想者”们的努力,后来长大的孩子们在文化上的集体逃亡或私奔或许还要推迟许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