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现代学术传统是中国教育学研究发展与创新的文化基础。只有回归现代学术传统,秉承学问与人生相结合、关怀历史与现实、恪守学术独立的现代学术精神,重视现代学术传统的实践价值,才能摆脱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迷惘和学派理念的空洞,才能形成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实现教育学研究的新生。为此,需要教育学研究追寻现代学术传统的精神,沿着现代学术扎根实践的实践之路,蕴育出中国教育学术的文化生态,形成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实践情怀;需要从现代学术精神中汲取营养,扎根现代学术传统这片沃土,在现代学术传统基础上形成教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术理念;需要培育教育学研究的创造力倾向,使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学形成稳定的学科身份和地位;需要遵循历史的逻辑,站在教育学术史的高度,审慎地选择教育学学术方向和领域。  相似文献   
22.
正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重的管理与复杂的班情,加上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的教育价值冲突,不断增加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并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面向价值"。班主任要"面向价值",这里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班级工作的教育价值,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二是指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即如何使学生学会正确做人、做事。前者强调班主任的教育价值观,后者强调班主任实施  相似文献   
23.
教育思想史研究是个动态的过程,时代任务和研究视角的变化,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提供了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能性。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需要重新界定和扩展其史料范围,突破原有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4.
从多元智能理论看素质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3年他在《多元智能》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时至今日,多元智能理论显示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为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支持,拓宽了素质教育实践的思路。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智能理论的挑战及其主要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智能的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就主要方面来…  相似文献   
25.
探索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之道,人们常会在他们身上寻找共同之处,诸如丰富的教育知识与实践经验,工作勤奋,爱思考,有亲和力,责任感强,有爱心,能公正待人,等等。那么,是否具备了这些就一定能够成长为优秀班主任呢?现实中,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班主任在具备了上述共性之后就一定能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校长信任、社会赞赏的优秀班主任。这是何因?究竟有没有成长为优秀班主任的“兵法”或“秘籍”?  相似文献   
26.
教育营销是地方高校在竞争与困境中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选择。教育营销对地方高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高区域社会对高校的满意度,开发高校发展所需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地方高校教育营销的管理模式,需要在教育服务产品、公共关系等方面实现营销策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27.
“文化人”人性假设认为,文化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多样性、独特性与差异性构成了人的文化属性的基本特征。“文化人”人性假设为人们透视课程、教学和师生关系诸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同时也为人们认识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的文化属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28.
迷茫与抉择:当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面临着种种迷茫和困境。建立当代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要求家长以及社会重新审视儿童的发展需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围绕儿童的健康、快乐、幸福,实现儿童童年时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29.
学校理想是一个具有价值性、超越性、前瞻性的概念。成功的学校变革和发展需要以教育理想为前提。确立今天的学校教育理想,一方面应关注当下教育实践,另一方面应站在未来教育价值立场,审慎地去勾划、塑造当下的学校教育实践。学校通过变革寻求卓越发展,形成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蕴的教育理想,需要学校组织主体在充分理解教育理想与当下教育改革实践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赋予学校教育理想充分的远见、执著和热情。  相似文献   
30.
简论教师主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确立教师主体地位和重视教师主体作用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观是一个历史演变的概念,教师主体素质观代表了教师观的发展方向。树立教师主体素质观,必须重新对“教育”和“教学”在“生活”与“创造”的语境中作出解释,建立师生主体交往关系,实施创造性教学和实现教师自我教育是确立教师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