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三峡》入选人教版课标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的《教案》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这篇课文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四季说”沿袭多年,然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教师教学用书》对课文第3段是这样分析的:“作者将冬春两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盛’。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春水潺缓;夏水多险,春水富趣。”在《教案》中有两个板书,也…  相似文献   
52.
第一幕高翔仗义执言初二(8)班的学生每人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名曰“美文录”,除了每周抄写一篇美文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写点感想体会,尤其能向老师提出批评和建议。某周星期一,我在批阅“美文录”时,读到高翔同学的一篇短文,题目是《语文老师应当向尤晶道歉》。文章的内容大致如下:“语文老师在课上批评尤晶同学经常回头讲话,结果,被班主任老师知道后,就把尤晶叫到办公室谈话。尤晶从办公室回到教室以后,闷闷不乐,一言不发,很伤心。一问,才知道班主任要调她的座位。这件事,关键是由语文老师引起的。我坐在尤晶的后面,那节…  相似文献   
53.
何永康教授又"出彩"了,继《赤兔马之死》之后,又"打涝"出一篇高考优秀作文》。7月6日的《报刊文摘》转载了《中国青年报》7月2日刊登的《一篇高考作文从及格变优秀的背后》。  相似文献   
54.
下面是一道趣题:相传有人曾为一位寿星题了一副生日对联,请指出对这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不多一个春秋。  相似文献   
55.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要做有心人”,这句话道出了作文成功的一个秘决,就是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出了屈原不屈不挠的追求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出了文天祥可歌可泣的爱国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苏轼真挚感人的兄弟之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出了李商隐志同道  相似文献   
56.
“郎平辞职,并非空穴来风”——这是某报曾经刊登的一条标题,一些报纸也曾转载。新民晚报“夜光杯”刊登《“老泉”非苏洵之号补证》一文,文中也有“把‘老泉’加之于苏洵,亦空穴来风,恐事出有因”一句。现在,报刊上出现“空穴来风”,都是“事出无因”的意思,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空穴来风”能约定俗成吗?查成语词典,“空穴来风”语出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原句的意思是:我听老师说,枳树多弯曲,致使鸟来作巢;有了空穴,风就会吹进来。可见,“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其比喻义指消息或流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所以成语“空穴来风”不是事出无因,恰恰相反,而是事出有因。上文所举的两个例句,显然是误用的。值得注意的是,错用“空穴来风”,在报刊上经常  相似文献   
57.
笔者曾多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工作,高考应试作文要取得高分,就一定要写出特色。那么,要写出特色应当从哪几个方面人手呢?一、创新特色。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能体现创新精神是最受阅卷老师赏识的。创新特色主要体现在见解独到,观点新颖。例如,有考生提出:品格坚韧者也脆弱。例如台湾作家三毛,她独身闯撒哈拉大沙漠,丈夫荷西去世后,仍闯荡世界,勤奋写作,三毛的品格是坚韧的。可她最终以自杀结束了宝贵的生命,三毛又是脆弱的。还有著名作家徐迟也是如此。这样的观点和分析,读来倍感兴奋。另外,考生对作文中的观点,还应当站在时代的…  相似文献   
58.
高中语文第三册小说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有“比较阅读”的内容。比较阅读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分析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异同,研究造成异同的原因,清楚地认识读物的特征,加深对读物的理解,从而获得更深更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9.
咏蝉诗话     
蝉,俗称“知了”,是夏日的“歌唱家”。它和青蛙不舍昼夜呜叫,为夏日增添了无限生机。蝉和蝉鸣,历来成为诗人寓意的爱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唐代虞世南的咏《蝉》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写景抒怀,托物言志。前两句写蝉高栖枝头,吸吮洁净的露水,并不时发出欢快的呜叫,悦耳的呜叫从稀疏的桐树中传  相似文献   
60.
咏秋诗话     
宋子伟 《初中生》2002,(34):23-24
咏秋是历代诗人热衷的话题,有人说古代诗人多悲秋,但也不尽然。本文选取几首历代咏秋名作,供读者欣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秋高气爽,江天寥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