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阻力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进步,教育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则是课程改革,当前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时代与国情的产物。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同前七次课程改革一样,的确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但如何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推广和实施,如何将决策者的良好愿望切实贯彻到基层学校教育中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与现行教育、教学实践,对制约其实施的因素作一简要分析。一、传统教育理念与课程理念的自然抵制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52.
过往《中国教育史》著作的叙述具有形式上的多人共撰性、内容上的教育专属性、维度上西方史学观念主导性三个特点。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改革、时代的迅猛发展和高校学生身心特点的变化、教育史学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完善等,都需要对《中国教育史》的叙述做出部分变更。《中国教育史》的编撰应当采取如下三种言说方式来进行,即:明线应强调历时维度的政治性、暗线应强调共时维度的文化性、主线应强调内容维度的两分性。依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基本理路来阐述先秦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历史演进通貌。  相似文献   
53.
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鉴应当是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首要目的,但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相对缺失借鉴。要充分发挥比较教育的借鉴功能,使其为我国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就应切实坚持“一个中心”,把握“两个基本点”.克服“两种不良认识倾向”。  相似文献   
54.
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进步,教育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则是课程改革,当前新一轮国家摹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时代与国情的产物。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同前七次课程改革一样。的确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但如何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推广和实施,如何将决策者的良好愿望切实贯彻到基层学校教育中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与现行教育、教学实践.对制约其实施的因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5.
一线教师将决定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败,这似乎已成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一条公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步入全面实施阶段,为确保其顺利进行与卓有成效,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这一认识,不仅要体察其间教师对本次课程改革的反应,还要认真分析其成因,继而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应对策,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中国优秀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大学生三关系的分析,针对当代大学生相对缺乏民族优秀化传统教育这一现象,就为何和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优秀化传统教育,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民族优秀化传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大学生三者关系的分析,针对当代大学生相对缺乏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这一现象,就为何和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如何践行当前我国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其认识基础便是对立“反思中和”的守成主义文化观,这不仅是文化发展本身的机制和文化守成主义产生的根源及现实功用所在。也是当下世界及中国的实际情形使然。“反思中和”的守成主义文化观应当具有守成的基本气质和反思的基本精神.克服三种极端的误解和滥用。  相似文献   
59.
一线教师将决定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败,这似乎已成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一条公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步入全面实施阶段,为确保其顺利进行与卓有成效,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这一认识,不仅要体察其间教师对本次课改的反应,还要认真分析其成因,继而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应对策,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0.
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社会学成因(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其成因除教育系统内部诸如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及国家宏观教育决策等教育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份之外,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社会因素。于内而言,主要是国家实力之衰弱、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之已有缺陷、他者思想在中国之结构性内化;于外而言,主要是:他者文化、教育及意识形态之渗透、现代性之全球自然拓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