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子技术课程在电子类各专业都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又是学生受益终生的知识基础。那么如何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掌握好专业的必备知识,尽快地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迅速增长才干,从而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等是职业教育必须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在电子技术专业中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2.
23.
24.
同全国各类高校一样,师范专科学校思想教育课开设以来,在政治思想教育中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它仍在探索之中。同行们都希望经过积极的探索,能对这门课的课程设置有个比较一致的意见,使这门课的内容能够相对地稳定下来。这样,无论对教师本身的进修提高,还是充分发挥这  相似文献   
25.
今年第一期的《中国记者》刊登了一篇《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研究人员的调查》。其中的一项是:您是否经常与新闻业务人员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的情况如何。 据说,日本的新闻界把专家们视为“天敌”,因他们挑起新闻媒介的错误来入木三分又毫不客气。接受《中国记者》调查的这些专家当然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朋友,但是我想,读了他们对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看法,新闻圈中的不少人可能会产生自惭心理。在八位被调查的专家中,除了一位没有正面回答外,其他七位的基本看法是:“重视学习新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26.
1995年经济日 报的新闻报道取得了 一定成绩,主要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配合全国的 重大政治经济活动进 行了较有力的报道。 本报关于“两会”的报 道,关于财税制度改 革的报道,关于国家 经济宏观调控等一系 列中心工作的报道和 评论,都是较有力度 的,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二、重视深度报道、热点问题报道。从组织措施上,成立了由几位同志牵头的重点报道组,上下结合,编委会准确传达中央精神,地方记者广泛反馈报道线索。重点、热点报道的原则是三贴近——贴近大局,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群众关心的问题,不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抓住一些具体事件展开讨论,这样更吸引读  相似文献   
27.
今后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把握好新闻宣传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闻舆论是整个社会思想舆论的中心环节,把握得好可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巨大推动作用,把握不好则会起副作用,甚至起极大的破坏作用。陈云同志说,经济搞不好,会翻船;宣传出问题,也会翻船。我国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和东欧等国家的剧变,都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我们要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但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我们面对的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环境并不宽松。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经济竞争激烈,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们推行“和平演  相似文献   
28.
六十年之前,中国境內还没有一座广播电台.当第一次出现无线电广播的时候,人们非常惊奇,奔走相告,称之谓"空中传音".第一个将广播事业引进中国的是一位美国新闻记者奥斯邦(E·G·Csborm).奥斯邦在日本时结识了一个姓张的留日华侨,在他的游说下,张愿意投资广播行业.1922年冬天,以奥斯邦的名义在上海大来洋行的顶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并且组织了中国无线电公司,发售收音机.1923年1月24日下午8时,这家电台正式开始播音.它不仅功率很小(仅五十瓦特),广播时间也很短(每天晚上八点一刻到九点一刻).为了谋求发展,奥斯邦与《大陆报》馆商定,每天广播时间,  相似文献   
29.
谈观察     
(一) 认识事物,离不开具体观察。工作中有“现场会议”,学习中有“直观教学”。记者要生动地描绘现实,就更不可低估这个“看”的作用。拿—个最平常的现象来说:日出东方,究竟是怎样一幅景象呢?人们常用“鱼肚白”“一轮红日”等现成的词句来描绘它。其实,草原日出、山区日出、海洋日出,各不相同,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30.
也说定位     
任何一家媒体,现在都特别注重给自己定位.比如,报纸是办给哪些人看的,就应该针对哪些人做新闻;栏目是针对哪些人开的,就应该针对哪些人说话.这一点当然没错.传媒竞争越激烈,就越要有针对性的产品;产品越要有针对性,就越要细分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