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51.
崔益林 《教学随笔》2015,(Z1):48-52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再一次明确地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生活成了学生成功写作的不二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生活,作为教者,必须充分利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教育。知识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似乎是流传千古的  相似文献   
152.
[阅读文章]忆长征佚名众人静静地听着。我继续说:“还有,往上走,估计冰雪也越来越硬,要当心滑倒,防止掉下山去。路还长,上边更难走。上级号召我们,坚持下去,翻过雪山!”这时,王友才同志站出来,举起拳头,带头高呼道:“坚持到底,翻过雪山,就是胜利!”众人一齐高声呼应,巨大的声浪  相似文献   
153.
【整体概说】谈到作文的结构,首先我们就想到了文章的样式。就一篇作文而言,它所使用的语言、所描绘的生活、所塑造  相似文献   
154.
155.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佳作示例一】心动在唐诗间南通市考生手中诗册还未翻开,一股怦然心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6.
【时间】2006年5月。【地点】毕业年级课改实验班教室。【人员】毕业年级课改班语文教师和全体学生。师:(面带微笑)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到了,同学们一定想在这次作文考试中取得令自己以及家人满意的成绩,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全面的胜利呢?  相似文献   
157.
我们常说,写作就是把你所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写下_来,这就成了文章,也就是说写文章强调的是写“实”,其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我认为,这话说得既对,又不完全对。说它对,我想不需要再陈述更多的理由,我这里想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作文教学谈一谈为什么我说这话又不完全对的理由,以期与广大语文界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8.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事情发生在十多年前,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全国上下对语法知识的教学,都显得比较淡薄,不过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我对语法知识的教学还是持有不同的意见,始终觉得语法教学并非可有可无。有一次,一个同学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9.
2011年中考的大幕早已落下,回顾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作文卷部分,我们发现相当多的作文题中都出现了一个字眼儿,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160.
我们来看这样两段文字: “地理老师讲课极生动.一讲到精彩处便提高分贝.猛拍讲桌.我无不替他的手掌及已步入老年的讲桌捏汗,不过,经此之后,他的课成为入睡率最低的课。考试前夕,吾等睡眠严重不足,一次下午上课。全班大多数同学都疲惫地趴在桌上.地理老师见此。手一挥“都睡五分钟”。他的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一位地理老师的画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