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61.
德国女总理安哥拉·默克尔是当今世界上令人瞩目的女政治家之一,她的那种处变不惊的铁娘子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生于1954年7月17日的安哥拉·默克尔从小就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她思路敏捷,兴趣广泛。在学校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4岁那年。  相似文献   
162.
[考题] 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163.
多年以来,一直参加中考作文阅卷。在阅卷过程中,确实看到过不少名篇佳作,收获颇多,但是我也能够从这些考场作文中看到一种普遍的也是一种极不正常的作文现象,那就是许多考生在考场作文中  相似文献   
164.
在平时的作文考试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许多考生,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甚至有的出现不能完成作文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与考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考生不会使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这一重要原因。因此,若想在作文考试时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之外,学一点“一材多用”的本领,不失为考场作文的应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5.
历史,轮回     
白发渔樵江诸,惯看春花秋月。历史翻转轮回,文人墨客、英雄、奸佞回转古今舞台。鼎盛的三国,戟戈交撞,埋没了无数生灵, 历史的罪过推卸不了,结果通通都送给了他——曹操。桓、灵的无能,导致汉室的倾灭, 然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已是天下人不可否认的莫大罪过,天下纷言,奸雄的晦言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相似文献   
166.
崔益林 《现代语文》2005,(11):34-35
[材料]生命如花,芳香四溢。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烂一片心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7.
中学语文阅读与分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考查的热点。本文结合04、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谈一谈试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8.
中学语文阅读与分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考查的热点。本文结合2004年、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谈一谈该类试题的特点。首先,就所选择的记叙文材料而言,我们发现有如下几个特点:1.注重情感体验、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近两年来绝大多数地区试卷中的记叙文阅读材料选择了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广大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受到了一次真善美的教育。就如“关爱生命”这个话题,2004年广西南宁市的《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2005年甘肃兰州市的《生命的化妆》,重庆市的《石缝间的生命》,宁夏的《生命之琴》,以及前两年部分省市的…  相似文献   
169.
芸芸众生,对生活都有着不同的诠释。而我认为,生活是一首歌,倾听生活的歌声,那是一种美的享受,性情的陶冶。年幼之时,生活是一首儿歌。稚嫩的词曲勾勒出了我们对未来的遐思。那时的歌声有糖果,有星星,还有那永不破灭的七彩肥皂泡。我们可以在歌声中与大灰狼交朋友,可以飞上天去摘月亮,我们无不幼稚地认为未来的生活就是如此。青年之时,生活是一首摇滚乐,总是轰轰烈烈地奏起,轰轰烈烈地停止。我们在近似发泄的歌声中完成自我。总认为自己是身处喜马拉雅山上或大西洋的真空杯中,我们用完善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用偏激的话语评论这个时代,却在疯…  相似文献   
170.
2003年5月教育部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颁布了“新课标”,从此,“新课标”就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宪法”,它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颁布“宪法”的同时.第一时间推出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49种,49种书目对原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