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尊敬的作文荐评者: 《出彩作文》第二期同大家见面了!请大家继续做好的荐评工作! 作文出彩难,评点出彩更难!一文只评一点,不要评数点。一、为什么"一文只评一点" 体例中用"评点",而不用"评语";现在又强调"一文只评一点",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52.
重点学科建设及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三次重点学科评选、"211工程"建设,认为重点学科建设既是对学科实力的评选,也是对学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的检验,对高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重点学科建设也成为高校学科建设普遍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53.
高考本来是以选拔优秀考生为目的的。但是,它十分注重——通过考试给考生以“再发展”——提高素质。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3 2科目组用)给考生以语文素质再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下面着重谈五点。  相似文献   
54.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一个题目有一个题目的题意:一组题目有一组题目的共同题意。199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22——25题是一组有共同题意的题目,它们以一篇科技短文作为命题材料。但是,当时不少考生,现在不少同行,至今没有认识到这组题目的共同题意,误认为“这是重视科技短文教学”,于是乎增补“科技短文”的讲授,此举差矣!这一组题目以科技短文作为命题材料,其意图不是强调科技短文的教学,而是强调培养“比较鉴别能力”,这一组题目的共同题意是考查“比较鉴别能力”。下面从这一组题目的解题方法人手,阐述这一组题目的共同题意。比较同类事物的微殊,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  相似文献   
55.
有出彩点的优秀课堂习作对备考具有重大意义--考生可以根据试场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将自己有出彩点的优秀课堂习作变格为能得满分的应考作文。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出彩作文》首期(《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9月号下半月)和本期,就刊出了这样的作文,其变格的途径有下述三种:  相似文献   
56.
对段落的阅读,只搞清楚每个句子孤立的表层信息是不够的。如果不发现句子之间的超然联系,就不能从整体上正确理解段落。对段落的理解,有时只搞清楚段内句子之间的联系,也是不够的。如果不找到它同全篇的联系,还是不能从整体上正确理解段落。对段落的理解,有时只搞清楚它同全篇的联系,也是不够的。如果不找到它同这篇文章背景材料的联系,仍然不能从整体上准确理解段落。提出“段落的整体性”的问题,确实是教学改革新形势的要求。一、段落是双向细目综合检测的最佳材料。什么是“双向细目综合检测”?一张高水平的考卷,要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把语文知识细目与语文能力细目纵横联系起来。双向细目综合检测的考题是具有“布点”作用的,它们要代表双向细目综合起来的“面”。只有由这样的试题组成的试卷,才是贯彻的整体性原则,才称得上标准化的试卷。有鉴于此,一般不用孤立的词句作为双向细目综合检测的命题材料。因为它们大体只供检测语文知识细目用。如果把段落中的词句作为命题材料,情况就可能改观了。题干中显在的题目是就“这一个”词句拟制的,其实潜在的题目是就整段的理解来拟制的。这样,就把双向细目综合起来检测了。这样用词句作  相似文献   
57.
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日渐衰落,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否定和解构现代性的姿态登上了西方的思想舞台,它在西方哲学、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本从庞杂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聚焦其中有关创新的理论和观点,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目的观、知识观、师生关系、课程观的影响和体现,探讨它们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教育的启示,思考创新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考生自己的优秀课堂习作很有意义——可以根据高考作文题目要求,变格为高考满分作文。《出彩作文》第二期(《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1月号下半月)曾刊出《习作变格》一文,介绍“变换文题动词”“变换受事部位”“变题材改句子”等三种变格途径。现根据新情况,指出下列习作变格新途径:  相似文献   
59.
在特定情况下对不可缺少的细节做出安排的计划,是人在对生活经验的体悟和积淀中逐渐形成而表现出来的. 极富理性和睿智的行为方式,但人自身无意识的有限理性误导了人对行为方式的自我选择,从而使计划的目的理性和人对计划惯常的思维方式,遮蔽了计划的局限性. 人永远都是一个既不能被箱格化也不能被重新制造的整体,教育计划的制定只有时刻保持对事实的清晰认识以及对不可计划力量的充分意识,将人从依赖单纯的计划选择自身道路回归到充分体现了教育精神价值的自由人的本源上来,才能从本真意义上规避并消解教育计划的桎梏.  相似文献   
60.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一个"构思新巧"的要求。运用"隐字绾结",可以写出"有创新"的作文。行文渐显端倪,卒章隐字绾结,契合话题,不露痕迹。本期《妈妈想住大房子》卒章,未出现话题中"醒"字之形,却隐含"醒"字之义,绾结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