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专业化教师的称谓源于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认可.教师专业化的实质是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优化.而教师职业社会功能的实现,则是教师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价值取向等各项素质,在教学工作中系统化作用的结果.评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从其整体的工作成果和各项素质发展状况两个层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43.
44.
儿童哲学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断定儿童哲学教育之可能性的判据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儿童具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爱智慧”的天性;其二,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发生之后,就已经开始了无休止的哲学探索;其三,如果说“儿童可以学哲学”是一个假设,那么它就是一个越来越被证实而非证伪的假设.  相似文献   
45.
CDIO工程教学模式致力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深受社会和产业界的好评,在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者实践能力的提高、学习者能力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我国职业教育可在学习者"关键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和形成多元主体评价上借鉴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基本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代际学习项目是为促进积极老龄化和代际团结而推行的系统性、持续性和互惠性的代际学习计划与活动,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议题、多形式、多情境和网络化等特征。欧洲国家高度重视代际学习项目的发展,相关实践与研究在缩小代际数字鸿沟、创新代际交流方式和促进代际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研究选取欧洲较为典型的代际学习项目并归纳其模式特征,以期为我国的代际学习项目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通过明确目标群体、扩展代际学习项目的惠及范围,纳入政策视野、助力代际学习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代际数字游戏、加强代际学习网络平台建设等途径,构建线上-线下联动配合、家庭-组织-社区-社会四元多维情境共存、多方组织与技术支持协同促进的中国代际学习项目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47.
职业教育合作学习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教学论研究对"教学交往"理论把握的全面性与深刻性看,对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的重视,构成了合作学习的核心特色.而"合作一协同"式的合作学习所致力于创设的"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协同"的"合作性生生互动"学习情境,则使其成为合作学习理想的生成机制.因而,将"合作-协同"学习引入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彼此合作中掌握职业理论和养成职业技能,更将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8.
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合作育人的多重属性,混淆了企业责任与利益的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的价值回报不足;价值回流不均,企业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解决这种动力不足的对策包括明确责权关系、提高价值回报、建立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9.
人类正处在跨世纪的转折点上。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世界各国的政府、教育家以及许多关心教育的人们都在处心积虑地谋划着21世纪的教育,人类的教育正在从诸多方面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把握世界教育的跨世纪走向,对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无疑会有十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价值。本文仅对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进行一些粗线条的描述。  相似文献   
50.
关于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基本标准与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期以来,全国不少省市在加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与实践中,提出了建成一所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揭开的奋斗的目标。然而,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的基本是什么?目前能称得上国内一流的是哪儿所师范大学?它们的基本情况怎样?对于这些问题,人们还远远不够清楚。作就这些问题向国内名的教育专家和各师范大学的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对以创建国内一流师范大学为目标的师范大学选择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有一定的参考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