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教学实践的自主变革体现学校主体的意志和行动方式,彰显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和智慧,表现为学校自主变革理论、学校教学实践范式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应有之义。学校自主变革理论的形成通常始于观念的冲突及问题的发现,是"上下融合"的结果。依据理论与实践先后关系的定位,学校教学实践范式的建设有"理论指引实践"和"从实践到理论"两条互生互动路线。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则是创建自主变革理论和教学实践范式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体悟学习: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学习方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悟学习是在我国古代伦理哲学和东方传统思维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近现代以后,随着人文教育的衰落,体悟学习也被人们尘封进了历史。在目前强调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改革中,贯注时代理念的体悟学习以更全面、更综合的姿态超越了体验学习的局限性。它通过内化与领会、感受与体验、协调与整合、渐悟或顿悟等一系列环节,对改变人文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理师范生作为地理教育改革的主体,其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关系到地理教育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在校地理师范生专业发展情况分析,从在校地理师范生角度探讨地理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强调个性解放的艺复兴运动开始,以人的主体价值为核心的儿童发展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理念始终以不同的方式贯穿在教育理论之中。在近代认识论、知识观演进的基础上,以19世纪末欧美各国一系列社会变革为直接动力,推动活动课程哲学观以其完整的体系显示出成熟的态势,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Love     
Writing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看了这篇文章后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儿女都会倍加珍惜你眼前所拥有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阶段,其重心转向学校自主推进的变革,课程实施趋近常态化的变革性教学实践.在此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向变革性实践主体,"经验定势"和"理论固化"高原现象成为学校和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内在变革的视角看,能否规避或逾越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取决于专业发展主观倾向、创新型教学环境、成长空间延展等几个方面相互作用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古村落中孕育的传统哲学思想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在古村落的选址,空间布局,景观甚至是诗篇绘画中我们都可窥见一二。这些对于中国环境教育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源。通过利用古村落文化的思想资源,开发古村落文化的教材资源并加强古村落内外课程人力资源建设,可以让我们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中环境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一、试题特点
  2014年高考广东地理试题的命制延续了前四年的形式,即由11道单项选择题和2道综合题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每道4分,共44分;2道综合题都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组合命题,共56分,地理部分总计100分,占文科综合成绩(300分)比重的三分之一。纵观地理部分的命题,基本符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考试内容也符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试题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华龙 《文教资料》2010,(5):153-154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在班级管理上推行值日班长轮流制,即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做到自我教育、自我评估、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中小学的体验教育实践多以计划的形式展开.其中,全国社区发展计划、发现计划和富勒敦学校的改革分别以协会、研究者和校长为核心,反映了当前美国中小学体验教育最基本的三种运行模式,对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思路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