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实践类人才为主,毕业生多从事工程一线的工作,学生在学期间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就业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部分教师工程基础薄弱、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提出了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水平、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授课、改变学生实习方式、拓宽学生实习渠道等对策,并介绍了桂林理工大学在加强学生...  相似文献   
22.
低碳发展的国家驱动力分析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水平、政治背景、气候变化不同,一国低碳减排的驱动力也不同。低碳经济关乎新一轮国家竞争力,美欧之间关于低碳问题领导权之争,也透出两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竞争。目前,低碳问题更是上升到了道德层面,成为了一种价值判断。面对国内外压力,尤其是道德上的约束,中国理性的选择应是积极参与、适应规则。  相似文献   
23.
"生态环境规划"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规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涉及学科多、实践性强等特点,在教材的选用、课程内容优化、实验设计以及结合社会需求教学方面作了探讨,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是地方工科院校实现科学定位的前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地方工科院校办学的逻辑起点,从培养目标的大众性、学科建设的区域性、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性。  相似文献   
25.
高等工程创业教育实践培养模式收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西部某高校环境类三届典型工程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就业质量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明瑟收入方程拟合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不同高等工程创业教育实践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工程教育收益率,发现第一线工程经验为其成长的关键因素,在校阶段工程实践技能培养比重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其教育收益。  相似文献   
26.
产业结构调整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本科专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改革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主动顺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企业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个性化创新型工程人才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27.
高校实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构建科学、完善、系统的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文章从如何改变传统单纯的专项建设模式,重基础、依托学科,"多方位"带动本科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多渠道"实现资金投入保障以及条件建设效益监控等方面阐述了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并结合学校建设与管理的实际,介绍了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实践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校园文化软实力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必须在全面把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人才培养意义的基础上,更新理念、明确方向、找准着力点,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软实力.  相似文献   
29.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校外实习基地功能的基础上,提出立足西部特色行业,以水为特色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思路。校企联合,整合优质资源,大力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带动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五个转变",增强了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0.
高校为地方发展提供的人力资源的质量是由高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的匹配的程度以及学校教学水平决定的.本文以广西地区高校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为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发展与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和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