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以学生获得的经验为基础。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应该是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二是要在现实的、丰富的情景中体会和感受数学,对某一概念的意义有一个理解。这两节课都是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学习内容都是度量单位。两位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实践,以活动课的形式进行教与学。“千米的认识”是安排了学生围着学校的200米操场跑道跑5圈来体会千米的实际长度,在此基础上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从而建立“千米”单位的概念。“面积…  相似文献   
12.
13.
张安庆  谭慧娟 《求学》2022,(1):53-54
<正>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历史学习中重要的学科思维,学生应学会从时间、空间上对中外历史发展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整体比较,掌握历史学习中的比较分析法。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一学科思维在高考历史大题中的运用。一、合理利用教材,构建时空框架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统编版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延续了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撰方式,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进行编排,较好地贯彻了时空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