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8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就是说,要将一般人塑造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为“仁人”——圣贤。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关于“人”的塑造、提高,成为传统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22.
我想用对话体来写这篇短文 ,也许会活泼一些。假设有一位朋友 ,用个代号“乙” ,我自己则以“甲”命名 ,二人展开如下的对话。甲 :我欢迎您来。乙 :我拜访您 ,想向您请教关于《中国历史》(六卷本 )的一些情况。这套教材2001年7月出版 ,至今已有八个月 ,听说反映还不错……  相似文献   
123.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教育理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开展,这种教育实践提出了需要加以研究的若干教育理论问题。我想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就正于高教界的朋友。一、教育功能问题我们在高校从事教育和科研、或做管理工作,很少想到教育的功能问题。此问题相当复杂,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比如,教...  相似文献   
124.
欢迎专家学者们在古都西安相聚,召开关学开创者张载千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1946—1950年夏,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毕业后,考进清华大学哲学系做研究生. 我在北大读本科时,见到侯外庐先生.当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主任,同时在北大文学院兼职.我选修过他在北大文学院开设的中国思想史课程.  相似文献   
125.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它总结了20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对21世纪中国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方针和宏观规划。这是一个具有求实的科学精神,同时着眼于未来的纲领性文件。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探讨高校的德育,首先应当以《决定》作为指导,研究如何把《决定》的精神渗透于德育之中。《决定》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的总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6.
学人寄语     
张岂之 《中国文化》2013,(2):F0002-F0002
中华文化不是封闭的文化,她之所以有悠久的生命力,由於她具有开放的特色。这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境内各民族、各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创造,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中外文化交流上。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著;而西域的物产和音樂,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樂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文化发展;南亚的佛教,也影响了中华文化。汉唐时期对外域文化的吸收消化,促进了汉唐灿烂文明的出现;而唐宋时期中华文化的远播,也影响了东南亚诸国的发展进程。时至明清之际,尽管官方  相似文献   
127.
我有机会参加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的“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感到荣幸。  相似文献   
128.
正习近平同志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有一段发挥北宋时关学思想家张载的"四句教",说:"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29.
论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中国古代文化中会通一词的来源与内涵,概述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的特色。指出中华文化如果没有诸家学派和域外文化的会通融合,中华文化就不能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30.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段论述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总概括,也是我们对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信念。一、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明史深刻认识的体现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没有中断的历史,这是我们关于文化自信的坚实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