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们对圆很熟悉,无处不见圆,无时不有圆.用圆、玩圆,我国好多成语有圆字,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民间活动也有用圆表示的习俗,如圆圆的五环,孕育奥运精神,牵动全球,连通世界;哥伦布绕地球一圈,发现地球是圆的.国际上有圆桌会议,与会者围圆桌而坐,共同协商,平等交流.圆是最基本的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  相似文献   
12.
“经验之塔”影响《数学方法论》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学习方式。利用网上数学经典资源,采用动手操作、探究学习、案例学习、数学设计、观摩示范等学习方式,领略数学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熏陶,丰富思想方法的数学经验,促进高师学生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双基”是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数学教学的传统与优势之一(国际比较:优异成绩),但也是学生害怕甚至厌恶数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比较:繁重负担).因此,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验当口,对“双基”进行回顾与反思,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今,课程《数学教学论》也面临如何生动诠释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实现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数学的经典案例.数学经典案例蕴涵着人类的历史、文化、智慧、方法以及精神,经典案例的运用有助于准确地理解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学模式,实现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体验到数学的历史文化对数学教学深刻积极的影响.数学文化融入会感受到数学浓郁的人文精神,给数学教学带来全新的感受、精彩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领悟数学思想 体验数学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本质规律的反映.数学中又存在着美的特征,如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正如英国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则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有至高无上的美,这是一种雕塑式的冷而严肃的美.”数学思想和数学美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庞加莱说过:“数学的优美感,不过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这句话深刻地说明数学的思想、方法给人的美感取决于数学思想、方法与人的心灵的适应性.因此,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具有着方法论意义,也具有审美意义.1 对称思想与对称美正多边形…  相似文献   
16.
经典是数学历史的浓缩、文化的精髓.历史文化的沉淀铸就了数学经典,展现出数学历史上的璀璨明珠,抛硬币、掷骰子的游戏,赌金分配、蒙摩与伯努利装错信封等许多数学经典,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犹如璀灿的明珠,浸润人类的灵气,闪耀着高超的智慧,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这些数学案例之所以称为经典,在于它用有独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表达了人类最常见的问题,思考的深度、广度后世确实难以超越,始终展现出迷人的数学魅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是从经典开始.学习概率经典,  相似文献   
17.
学生数学素养的修为,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置于数学文化之中,利用数学文化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包括确立数学知识的文化主题,筛选经典的数学案例,丰富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实现学科内容的文化生成,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丰富数学文化体验,促进数学思维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以学生为本,具体包括:从“双基”到“四基”;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多类型课程体现目标;学生建构的课程设计,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实这些目标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课程设计、多元文化的课程设计、开放系统的课程设计等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复数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纯思维的产物.复数的历史生动、有趣,复数蕴涵的文化纯厚、丰富,有血有肉.复数中饱涵的文化魅力为中学提供极好的课程资源.在复数教学过程中若适当引入其历史文化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形成复数概念,  相似文献   
20.
体现数学文化价值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应用、发展趋势;注意体现数学的社会需要、……,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三角在高中课本为必修内容,教材中也有关于三角文化的介绍.了解三角的文化、历史,理解三角知识,认识到三角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发展性和延续性,意识到三角是人类对宇宙充满好奇与探索的结果.因此,重视三角文化、历史对于加强三角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三角教学中,通过探究三角历史,丰富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通过三角的应用,增加学生的视野;利用三角线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深刻准确无误地理解到三角概念;利用历史文化名题,让学生了解三角文化,认识三角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