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教育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缺乏相应学科意识:研究领域存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队伍等方面的困惑;应用领域对汉族教育关注不够,尚未以教育人类学身份为国家教育提供决策参考,尚未在国内外教育交流中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2.
文风是工作作风的体现,高校应把优良文风列入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中。高校培养大学生优良文风的途径有:高校的行政行为要展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重视学生求真务实学风的培育;教师的课堂要体现求真务实的教风;合理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优良文风;评析大学生的文章导引学生优良文风的方向。  相似文献   
53.
法治和德治都可称为"规范之治",法治和德治之别在于:两者维持秩序时所用的规范性质不同,即法治是法律规范之治,德治是道德规范之治;在治的方式上,法治主要是他治,德治主要是自治。他治的法治具有依赖于人的局限性,德性则是弥补法治局限性的重要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54.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道德视野,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异化提供了温床。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异化、道德情感异化、道德规范异化和道德行为异化等方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有网络、高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矫正或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既要开展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又要加强网络技术与道德规范建设,净化大学生网络道德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法律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我校提出“课程育人”的总体目标,将课程建设与我校“赏识育人”办学理念紧密融合,以育人价值主导课程建设。基于对部分学生兴趣的拓展和技艺的培养,根据我校自身的发展背景、教育能力和师资水平,我校决定将“版画”作为校本特色课程重点打造,将其作为我校践行“课程赏识育人”思想的一门龙头课程,以点带面,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56.
2008年9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同时上了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以期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及应急避险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存教育的关注。课程资源是生存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一、中小学生存教育的价值1.直指教育本质,关注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57.
反思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新一轮的院系调整中。回顾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院系调整,并从高校的拆分与合并、高校的教育与科研、高校的集中与民主、高校的模仿与创新这四个辨证角度,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院系调整进行反思,能够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我国正在进行的高校院系调整。  相似文献   
58.
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于民族性基础之上的教育是促进民族及其文化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工具。从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和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等角度分析,关注教育的民族性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9.
张洁的《无字》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堪称一部世纪性的生命史诗,成功地塑造了"沉重的一代"(即"她"之一族)。吴为是作家笔下的重要人物,她的"沉重"性最高。成长环境毁坏了她正常的尊严、自信、追求和平实心态,误读爱情、执著遇随意而演绎时代悲剧,所爱对象的工于心计致其爱情婚姻理想破灭。由此,吴为的人生跋涉与情感履历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0.
立法精英作为法律制度的设计者,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法律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优良的德性,这是立法精英创制良法,防止立法腐败的道德保障。理性是立法精英的首要德性,在于法律是理性的,法律制度的设计者也应是理性的;公正是立法精英的基本德性,在于立法作为制度性的利益分配的场合,对利益进行制度性分配的立法精英也必须是公正的;审慎作为立法精英的必要德性,在于理性的有限性,要求他们在立法中把握立法的度、顾及立法行为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