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5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教育   11527篇
科学研究   1915篇
各国文化   69篇
体育   915篇
综合类   418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186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1388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863篇
  2011年   1052篇
  2010年   959篇
  2009年   959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950篇
  2005年   848篇
  2004年   831篇
  2003年   733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7篇
  1974年   8篇
  1959年   1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进行分组教学,减少了幼儿的人数,大大提高了幼儿个体与教师交流,交往的频率,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机会。如在语言活动“蓝汽车”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回答问题:由于孩子能力的差异、课堂时间的约束和其他的一些无关刺激的干扰,往往是真正能进行师生互动的次数、互动的人数都是不多的。  相似文献   
12.
推荐理由 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公共空间的形成,即以公共舆论为先导,强调程序意识、形式合理的运作规程,进而追求理性化、契约化与合法化的公共生活。 班级是构成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同时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摇篮,民主化的班级生活是社会组织进步的有力的变革力量。按照民主的理念重构班级的生活空间,不仅是现代学校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而且由此而孕育的具有自主人格的未来公民,必将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积极维护者与能动建设者。  相似文献   
13.
1 沉积层模拟筒在教学《化石》一课时 ,我们通常遇到的难点是很难用现有的模型、仪器生动地展示出沉积层的沉积特点及化石的沉积过程。为此 ,我利用一些简易材料设计并制作了这一《沉积层模拟筒》。(1)结构简图 :(如图 1所示 )图 1  (2 )材料 :废旧的日光灯管或废旧的太阳能管一根 ,铁架台、铁环、泡沫块、橡胶塞、防腐剂。(3 )制作 :①去除日光灯管内的萤光粉(要注意处理好去除的萤光粉 )或去除太阳能管的内管 ,取其透明的外管。②将玻璃管竖着固定在铁架台上 (见外观图 )。开口向上 ,底部垫一块泡沫。③用 5 0mL的量杯 ,从不同地方取来…  相似文献   
14.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第二版心理学类目设置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围绕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后如何抓住机遇,对做好相关奥运邮票的选题,设计与发行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为邮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的石碉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西北石碉文化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境东部岷江上游流域、州境南部的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流域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大渡河上游流域地区.在蚕丛时代,岷江上游就出现了石碉建筑雏形.石碉造型奇特,结构合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嘉绒藏族、羌族部落间战事频繁,是石碉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材:人教版第九册28课。【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把重点引向对大瀑布前后景象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感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脍炙人口,意韵深刻,坊间屡有佳译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竟有30种之多。这些译文在遣词造句方面各有千秋,引发笔者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姑苏”究竟代表了怎样的一个意象?这一意象是否有如实传达给读者的必要? “姑苏,今苏州”,词典上的解释简单明了。但在国人的心目中,姑苏远非一个普通的地名那样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说,“姑苏”乃吴文化,甚至江南文化的代言人,小桥流水、吴侬软语只不过是其外在表现罢了。在《枫桥夜泊》的诸多译文中,译者要么将“姑苏”一词直接音译(Gusu,Suzhou或Soochow),要么采取浅化译法,将其译为“the city”或“the town”。如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枫桥夜泊Mooring by Maple Briage at Night 月落乌啼霜满天,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江枫渔火对愁眠。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aly lie. 姑苏城外寒山寺,Beyond the city wall,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的新闻传播呈现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多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广大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动态新闻和浅表层的直观反映,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深层次的新闻。而栏目的设立,恰好迎合了新闻传播中受众的需求。栏目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发挥着它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