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常风于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先后师从吴宓学习古典文学,从温源宁学习现代文学,从叶公超学习19世纪西洋文学,从郭斌龢学习西洋文化批评史,并选修过陈寅恪教授的佛教翻译文学、朱希祖的中国文学史、邓以蛰的西  相似文献   
132.
徐雁 《图书与情报》2006,(3):135-140
去年八月中旬从安徽大学图书馆讲学回家,发现新到的《苏州杂志》第四期上,有一篇潘树广教授的研究生朱琴硕士的回忆文章,写得情真意切,便赶紧翻开来读了。这一读便激起了我对潘老师的深刻记忆。  相似文献   
133.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06,25(10):89-92
1988年秋,我利用从北京到南京公差的机会,首次跨入位于城北颐和路2号的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在阅览室阅看了《明清藏书家尺牍》。书由苏州藏书家潘承厚(1904—1943年,江苏吴县人)编印,线装四册,于1943年问世。编者依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序次,搜集影印了自明初藏书家杨士奇起至清代藏书家叶昌炽止,凡148位藏书家的书信手迹。  相似文献   
134.
徐雁 《中国编辑》2006,(4):74-76
我发现,大凡喜欢书话的人,在图书美学观上,由启蒙而自觉,或先或后地都认同了书籍的“毛边”之美,最后几乎都自动皈依了以鲁迅为首的“毛边党”。鲁迅对“毛边书”情有独钟,曾经积极倡导,并自称“毛边党党员”。我国早期的新潮社、未名社、创造社、希望社和北新书局等,都有“毛边书”问世,只是能够流传至今的,实在是不多了。  相似文献   
135.
徐雁 《中国编辑》2006,(5):75-77
我的雁斋里藏有两册有关书房的同名专集,一部是《光明日报》原“周末生活”版编辑组编集的《我的书斋》(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以下简称京版《我的书斋》),另一部也还是叫《我的书斋》(文汇出版社,2000,以下简称沪版《我的书斋》),是由《新民晚报》“读书乐”版编辑曹正文先生编集的。到去年春夏之交,南京《开卷》杂志的执行主编董宁文先生又编集了一种《我的书房》(岳麓书社,2005)。如此,三本书并肩于我的“书之书”专橱中,大、中、小各有形制,不经意间见出一种相成之美,已是当代书文化的一道小风景了。  相似文献   
136.
徐雁 《出版科学》2007,15(6):84-92,15
2006年岁杪,忽接傅璇琮先生于8日在其故乡之宁波宾馆所写一信,略云:  相似文献   
137.
刘国钧先生是我国第一代图书馆学家,在图书馆学界久有"北刘南杜"之称.其实,作为一个留洋归来的南京籍学人,他的专业建树和学术文化业绩大都是在任职金陵大学时期奠定的.在他供职于母校金陵大学的十七八年间,形成了以图书馆实务为主业,但决不因此与教书育人岗位脱离、决不因此忽视著书立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8.
近期翻看了三本有关南京都市人文的随笔集:一是《旧时燕》,一是《家住六朝烟水间》,一是《风生白下》,均为16开平装本。摞在一起,煞是齐整,便于典藏;而各显匠心的书衣,俱见创意之美。《旧时燕》(江苏凤凰出版社,2006.4)的副题为“一座城市的传奇”,作者系知名学人、南京大学中  相似文献   
139.
140.
王安忆在创伤中普尝试依附过多种价值立场,但往往没有深入挖掘,使其精神探索的层次,情感表达的力度深浅不一,甚至相互矛盾,始终未找到适合自的精神立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