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2篇
科学研究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时,应当把能够使孩子乐于玩儿,玩得高兴。痛快,能从中获得乐趣作为首要标准。其次,再考虑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我们不能忽视孩子要获得乐趣的需求。因为满足孩子们的这种需求,使孩子总是拥有舒畅的心情和欢乐的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家长在给孩子选购玩具时,只要无害,孩子喜欢,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 (摘自《健康》2000.3赵忠心文)买玩具首先是为了让孩子“玩儿”@赵忠心  相似文献   
292.
当今的世界是变化太快,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流行”的东西很多。比如,流行歌曲、流行色、流行款式等。衣服有流行色,近来人的头发也出现了“流行色”。本来全是清一色的黑头发的中国人,却也突然在头顶上呈现出了“五彩斑烂”。“流行”的东西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293.
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但课堂中如何有效落实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语文要素”落实为侧重点,以单元项目化重组为研究思路,从教材解读、目标设计、策略组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94.
王蒙的学创作一直追求创新,在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中,他做了大胆的艺术创新,标新立异地完成了现代主义学中国化,个人化的再创作,铸就了先锋学的独特艺形态。  相似文献   
295.
讲传统故事 古代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西邻教子>的故事,说:"西邻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  相似文献   
296.
在晋朝时期,有一个叫刘实的人,字子真,高唐(今山东省)人.曾任河南尹丞、太尉等职务.据说,少年时代,他家里很贫穷,靠卖给牛御寒用的"牛衣"来维持生活.  相似文献   
29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接受一项任务或工作,如果是经过我们努力能够胜任的,心情就愉快。心情愉快,工作起来就有信心,有干劲,效果自然就好。假如承担的任务或工作是力不能及的,就会越干越没劲,甚至打“退堂鼓”。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98.
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主张:应淡化给孩子过生日的意识,要强化子女给父母过生日的意识;让孩子首先学会爱父母,他才育可能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比较教育学博士魏贤超副教授从教育角度出发,认为给孩子过生日,不应只限于吃吃喝喝、快快乐乐、热热闹闹为目的,而应让孩于体会到“我又长大一岁了”,以促进孩子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为目的。中国少年报副总编、“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卢勤认为:年轻的父母应利用过生日这个机会,与孩子沟通、互献爱心;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建议年轻父母:一要善待自己的父母,二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日,三要理智地对待孩子的生日。  相似文献   
299.
家庭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现象,而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的基本职能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家庭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家庭在结构和规模、稳定性、类型、与社会的联系、功能等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现代家庭的变化使当前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子女数量越来越少、生育、养育和教育子女的目的发生变化、家庭教育模式发生变化等新特征...  相似文献   
300.
我们中国做父母的有个习惯,总爱把小孩子抱在怀里。在孩子出生后,还不会坐、不会走的时候,有时抱一抱总是躺在床上的孩子,让孩子换换姿势,开阔开阔视野,是有必要的。小孩子需要和大人亲昵,可以排除孩子心里上的孤独,满足亲昵需要,有安全感,还可以加深母子、父子亲情,这也是有益的。问题是,在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以后,中国的父母还是常常把孩子抱在怀里。特别是农村,你会发现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几乎每个母亲怀里,都毫无例外地抱着一个孩子,母亲和孩子就像是不可分隔的“连体人”一样,让人觉得似乎她们怀里若不抱着个孩子,身体就失去了平衡,双手也不知道往哪里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