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3720篇
科学研究   523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13篇
综合类   128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47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当前省报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全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省报是否适应?二是各地兴起“办报热”,省报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读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省报如何满足? 有的同志说:近年的新闻改革,只是解决了一下新闻的短、新、快问题,只能算作新闻业务的改进。这个看法是否正确有待研究,但  相似文献   
12.
方立新 《教育》2007,(5S):18-18
2006年11月20日,温家宝总理与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座谈,其中令总理“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各家电视台之间新闻大战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电视新闻时效性的要求、现场报道以其时效快、现场感强、可信度高、信息量大的优势迫使电视新闻工作者更加重视这一报道形式。大家都知道,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而其中画面给观众以直接形象的感受,是最能体现电视特点的元素,尤其在现场报道中,电视画面拍摄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报道的成功与否。接下来,我们就现场报道中的摄像问题谈几点看法。 注意景别的运用和拍摄角度 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摄影记者的镜头也是随着现场采访记者的活动而变化,所以…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全国图书馆自动化研讨会1991年11月26日—30日在深圳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连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科研、大学图书馆,从事自动化工作的专家和学者130多人。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杜克同志以及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岳群同志等参加会议。本馆技术部蒙扬佐、符爱萍,采编部谭海华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时间(上古-中世纪)为线索,阐述了图书馆建筑及功能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台州市体育场地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体育文化设施建设不仅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而且与当地政府对文化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与该地区的文化底蕴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信息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方草 《中国学校体育》2005,(1):i003-i003
每当向人们提及“门球”这一球类名称时,不少人都很自然地同中老年人打的门球联系起来。这也难怪,门球的问世特别是它的普及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而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刘瑞武先生发明的三门球的问世只有七年时间。  相似文献   
20.
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的作品,会感到由于当时白话文尚未完全成熟,汉语语法也未形成系统,作家的文字、标点符号常有不规范之处。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这方面似乎更突出一点,因为此文是作者被人函索坐索逼得急了,于一个早晨挥就的。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常规引导学生欣赏了本文浓厚的感情、隽永的意味,优美的文辞之后,我突发奇想,给学生上了一堂特别的语法课:请学生给名家挑刺,找出本文的语病和标点用错的地方。这堂课一开始气氛并不怎么样,可越上效果越好,后来不得不规定每位学生只准上台一次,且只准说一个错误。一时间,教室里咬文嚼字的,查字典的,翻其它工具书的,排队等上台的,气氛十分热烈。课后,我将这一堂课的有关内容总结如下:一、关于语病的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前半句是偏正结构“我……的理由”,“理由”前已经有助词“的”,故“我的不远千里”中的“的”多余,应删去。2.“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之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尝”的是“味”,“看”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