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比喻是修辞方式之一种,象征属于写作的表现手法的范畴。如果只是止于这种概念外延的比较,那么我们还没有真正廓清两者的差异。我们须从其内部结构属性进行微观的本质比较。一、象形与象义比喻是用此事物来比彼种事物。因此,我们可以说比喻是象形的,是对形态的摹拟。“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是摹  相似文献   
12.
小鸟,你好     
我的窗前有裸古柏古柏上有群快乐的小鸟小鸟街来清亮清亮的黎明编成五彩的歌声将我唤醒尔后又翩翩炫耀它好看的羽毛这些可爱的孩子从不同的村寨起飞他们的翅膀曾经掠过城市的上空他们是乡下的孩子注定要在空中流浪也要在城市的空隙寻觅栖居的地方我知道随着季节的流动可爱的小鸟要飞到远方我无法束缚这些孩子的翅膀只好用深情的目光祝福它们一路顺畅小鸟,你好@晏雪$湖北省松滋市新江口镇第一初中~~  相似文献   
13.
作家程乃姗以《五家有女初长成》为题写过一篇文章,因为吾家也有女,读过很有感触。多年后,女儿渐已长大,很懂事。那是在我读过女儿的一篇作品后,我才知道她这几年来,背负了她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太多的压力。我流泪了。  相似文献   
14.
晏雪 《培训与研究》2008,25(7):120-122
当前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对隐喻的研究呈多学科、多角度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研究有关隐喻选题的方法。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利用文献资料获得隐喻选题是重要途径。隐喻选题要遵循价值性、创新性、科学性原则,可通过阅读隐喻方面的权威专家图书资料直接选题,也可研究权威专家的学术论文,针对有关隐喻的同一问题了解多个研究者的不同观点,从中选择有关隐喻的研究题目。  相似文献   
15.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学作品是语言学习的范本,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与自然相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沟通是心灵的交换。我们身处在这个色彩缤纷的大自然中,有山,有水,有许多令你陶醉的事物,但我们需要去读懂它,去吸取它灵魂之精华,用我们的心去和自然沟通,去寻找那藏在它内心深处最美的东西。走进自然,必须寻找四个路口,那就是春、夏、秋、冬,我们可从这四个路口去感受它多方面给予我们的最无私、最纯朴的爱。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从这第一个路口进入,能用心体会到它的清新,它的清纯。走近它,拥抱它,走进园林,那芬香不觉使你陶醉,让你有一种同苏轼一样飘飘然“羽化而登仙”的快感。我用心灵去叩问它:“你是否早已和我们…  相似文献   
17.
[主编提醒]“奶奶,你要死的吗?”“要死的。”“那,要把你埋到坑里吗?”“要埋到坑里的。”“哈,那我就可以随便玩你的缝纫机了!”——展露的是真纯。“驸马是哪一种马啊?”“驸马不是马。”“那,是驴吗?”“不是,是公主的丈夫。”——展露的也是真纯。“桌子上放着4颗樱桃,你姐姐吃了其中的一颗还剩几颗?”“几个姐姐,先生?”“不是,注意听,我把这个题目再重复一遍:桌子上放着4颗樱桃……”“这是不可能的,先生!现在没有樱桃,现在是冬天!”“我们假设有啊,这时,你姐姐来了……”“哪个姐姐?先生!”“什么哪个姐姐?”“我有两个姐姐,莫尼卡…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对隐喻的研究呈多学科、多角度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研究有关隐喻选题的方法。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利用文献资料获得隐喻选题是重要途径。隐喻选题要遵循价值性、创新性、科学性原则,可通过阅读隐喻方面的权威专家图书资料直接选题,也可研究权威专家的学术论文,针对有关隐喻的同一问题了解多个研究者的不同观点,从中选择有关隐喻的研究题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爱情的概念系统,本文翔实地调查了大量的英法文爱情隐喻,经过分析比较发现,英法文爱情隐喻具有共同的概念系统,两者都通过“旅途”、“植物”、“火”、“战争”等概念系统来理解爱情。通过大量英法文爱情隐喻对比进一步证实了当代隐喻理论,印抽象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来形成理解的,而概念隐喻,至少是爱情概念隐喻存在着认知普遍性.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教学、语言互译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8年中国英语界隐喻研究成果作出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对隐喻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看法,对隐喻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