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所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农民运动观.分析农民参与政治革命的要素,对如何搞好新时期农村的制度化政治参与仍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2.
对一部分困难国有企业的调查 ,分析下岗职工对改革的心态 ,提出了一系列进行心理障碍调适和健康心理引导的措施。这些软调控措施 ,不仅可以防范于未然 ,为社会稳定提供“减震器” ,而且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青少年道德品质取向无时不受制于教育导向的影响,高考品德加分的提出与实施,充分体现了教育在评价导向上,更加重视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的养成。学校德育通过自身途径、方法、评价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让高考品德加分真正成为青少年积极道德品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摘要  相似文献   
34.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伦理道德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大力开展传统美德教育。邓剑华同志撰写《论语修身论》,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5.
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南工业大学曾长秋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我校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已有8年时间。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历史的长度和宽度,而且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  相似文献   
36.
“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誓不还,”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中的壮举,他在列强虎视鹰瞵,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力排各种阻力和困难,“引边荒艰巨为己任”.毅然西征,收复了沦陷达13年之久的新疆,保住了六分之一的国土,对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之所以做到运筹帷幄、势如破竹,全赖其出色的用兵策略。一、审时度势,灵活用兵1864年.正当新疆地区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时,一些少数民族上层封建主为转移人民斗争的方向,扯起了“排满、反汉、卫教”的旗帜,在天山南北建立了五个封建割据政权。次年初,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  相似文献   
37.
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整体与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恰好可以弥补“主客二分”思维的缺陷。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其自身的消极因素 ,因此 ,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天人合一”思想 ,同时开展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在超越传统的“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文化世纪。  相似文献   
38.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各地早期组织的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学术界对中国创建之初尚有争论的几个问题,如中国共产党是否在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是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党组织,长沙和济南是否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已建党,以及一大以前各地党组织和党员的情况等,我们应作出比较系统的考证。  相似文献   
39.
我国社会发展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展开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国家的同时 ,也要注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文化而言 ,理性、科学、人道主义是解决世界文明发展中三个层面的问题 ,即社会发展的秩序、动力、目标问题 ,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树立的三种精神  相似文献   
40.
一、博文女校亦为党的“一大”开幕地址长期以来,人们提到党的“一大”,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上海李汉俊家和嘉兴南湖游船上的开会场景。但是,却会忽视一个更重要的地点——博文女校。党的“一大”是在博文女校开幕的,而且前期会议也在这里举行,故对这一段史实有必要提出。李汉俊家即他哥哥李书城在上海的公馆;座落在当时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三号,国民党年代曾改为望志路一0六号,解放后称卢湾区兴业路七十六号。1921年7月30日夜在此开会时,由于“不速之客”法华巡捕的出现,致使会议中断,后移嘉兴“尽一日之长”结束。因为这件事给与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