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鉴于军队研究生教育的自主性、导向性和计划性等特点,其学科建设更应注重特色与质量。在对军队院校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军队院校学科分布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尽快完善军队学科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军队学科评估常态运行机制,加大军队学科布局调整优化力度,推进军队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2.
科技型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直是有关方面研究的重点。在分析科技型企业在地域集群发展中存在负效应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交互服务网络模式,以期形成虚拟的集群效应,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3.
通过分析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必要的,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判定必须依靠专家的鉴别。学位论文质量主要取决于指导教师,建议必须进一步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水平,明确导师权责,控制导师招生规模,以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44.
本刊讯10月22~24日,由南京大学承办的第五届C9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第五届C9高校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C9高校研究生院培养办的2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也刚在会上作了题为"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45.
三思而后教     
每堂课后有很多需要反思、雕琢、改进的东西,映衬着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这种先教后思的研课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提升大有益处。换个思路,如果将先教、后思的二维研课范式变为先思、后教、再思的三维研课范式,对提高备课时的针对性和课堂的实践性更加有益,从而实现为自己的课堂把脉,达到自我调控课堂的目的。以备课为基础,在课前进行的反思主要是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三个层面去开展的,正所谓"三思而后教,课堂效益高"。  相似文献   
46.
文章探讨了WWW搜索引擎技术的现状,分析了WWW搜索引擎设计和实现面临的问题,详细阐述了Google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展望了WWW搜索引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中的镜头分割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朱爱红  李连 《情报杂志》2004,23(3):66-68
简要介绍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给出了主要实现步骤,着重论述了几种常用的镜头分割技术。  相似文献   
48.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讨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内涵界定、研究内容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等,以期为企业实施从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到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9.
认为学习档案评价方法能够帮助研究生和教师了解研究生的认知风格、认知过程、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及时准确地发现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鼓励研究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适用于研究生教育评价.探讨了学习档案在评价自主学习中的特点和效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学习档案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工程硕士生课程教学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0.
汉英语言饮食元素的差异,体现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折射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价值取向的不同。汉语中饮食元素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饮食的精细与中国人的哲学思维与注重礼仪的价值取向;而英语中简单的饮食元素则反映了西方人饮食的简约与直接的思维以及注重实用性的价值取向。以汉英语言中的饮食元素为切入点,可以探寻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深入了解、准确把握中西不同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进而在中西文化交流时避开障碍,进行互补和兼容,达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