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职教师资队伍素质如何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旧世纪相交之际,职教师资队伍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应怎样去构建适应二十一世纪要求的新一代教师队伍,以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要求,这一课题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针对目前职教中的问题和二十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谈点对策建议。 一、师德──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素质的新挑战 教师优秀的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在当前部分教师价值观念向个人倾料,敬业精神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学校应把师德建设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并放在十分紧迫的位置来分析,努力推行教师道…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让贫困生在正常完成学业的同时,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如何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希望对于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有积极适应社会进步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的推论,教育的发展,从整体看,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特别在社会的法治、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而学生加入党组织之前、接受党组织全方位考验的这段时期亦是我们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攻坚期。本文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易班、微博等网络媒介为载体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利用"网上党校"、"空中党校"拓展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教育渠道、党建带团建——以公益社团的活动吸引学生自觉向党组织靠拢、推行"入党承诺制度"以明确对学生入党动机的考核标准、打造温情"红色公寓"以增强积极分子的组织归属感、以记录积极分子点滴进步的"成长护照"来推进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构建"党员导师制度"、以"主题党日"等交流活动引领积极分子融入学习型党组织以及对不合格者推行退出机制进而警示积极分子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等九种端正学生入党动机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李希平 《考试周刊》2014,(82):17-19
多丽丝·莱辛(1919—)被誉为继弗吉尼亚·沃尔夫之后最伟大的英国当代女作家,自步入文坛以来,笔耕不辍,其创作历时将近半个多世纪,是一位极其多产的作家。《野草在歌唱》(1950)是莱辛的处女作,该作一经发表,就使得莱辛声名鹊起,奠定了她的文学地位。本文在已有的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应用异化这一哲学理论分析女主人公被异化的表现,揭示了她被异化的根源,并指出,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玛丽最终在进行了反异化的挣扎后,有了精神上的顿悟。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的新闻资料获得的途径更加广泛.所选取的报道内容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通过网络电视台也可以收看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能单纯把授课教师作为评价对象,应以系统工程与教育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建模的系统分析方法,紧紧围绕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个中心来展开.  相似文献   
19.
李希平 《中华武术》2006,(10):28-29
太极拳史的研究已有百余年了,经过历代武林前辈和拳史专家的多方探讨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和共识,也发现许多疑点和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六条:1、“宋张三峰为武当内家拳始祖说”,有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之史料为据,虽神拳不足信,而武当拳派传人奉其为祖师是史实。2、“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者”无据。经查证,世传之名张三丰者,不下十数,均未言其习拳术、善武功,他与创太极拳无涉:3、太极拳之“张三丰祖师说”,源自武禹襄王宗岳《太极拳论》注文的误导。  相似文献   
20.
李希平 《考试周刊》2010,(50):32-3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中西方文人基于当时社会现实强烈不满而作出的批判、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追寻理想的人类生存世界,成为改造社会积极思索的先行者,具有一定的可鉴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两篇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渊源、哲学反思和社会历史意义等方面比较分析两篇著作,以深化读者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