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认为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是确定性和论证性。反映思维确定性的逻辑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反映思维论证性的逻辑基本规律是充足理由律。而且充足理由律是逻辑思维的第一位的基本规律,其形式语言表达式(形式定理)是MP规则(即分离规则)。  相似文献   
12.
思维错误可分为逻辑错误和非逻辑错误两种类型。在实际的思维中,存在着很多的非逻辑错误;逻辑上有效的思维不一定是正确的思维,逻辑上有效的思维常常隐含着非逻辑错误。逻辑学中已有完善的逻辑定义和逻辑规则,所以发现并克服逻辑错误是相对容易的,而发现并克服思维中的非逻辑错误却是相对困难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指计算器系指算盤、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而言,至于其它计算机如穿孔统计机等均不属本文讨论的范围。 (1)在算盤上有:笔算式算术法、省略(精简)开平,半九九及新半九九开平(日本发明),假法开法(倍商法,中国古典天元术法),补正开法〔古典缀术法,减算开平(逐次减法),除算开平(Newton'salgorithm或称逐次近似法),别法开平等(查表法、联合算法、……)。 (2)在计算机上有:逐次加法,逐次减法,招差法(中国发明),简捷开平,查表法,联算法,逐次近似法等。  相似文献   
14.
思维方式存在多种类型,并构成对应关系,各有优点和缺点。分析是一种"精细化思维方式",与此相对应的是"粗略化思维方式"。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粗略化思维方式"具有普遍性,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很多人乐于或习惯于用粗略化思维方式研究问题,而厌烦或不能用精细化思维方式研究问题。分析是一种"精细化思维方式",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应该大力提倡和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现代逻辑方法分析研究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挖掘、阐释其深刻意蕴,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一个古老的基本道德准则,得到人们普遍公认.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将这个准则称为道德“金规则”.近年来,对这个道德准则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从这个准则会推出一些不适当的结论,甚至会产生逻辑矛盾,因此它不能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金规则”.应用现代逻辑方法对这个道德基本准则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道德准则是成立的,不会推出不适当的结论,也不会产生逻辑矛盾,它是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金规则”.  相似文献   
16.
立足TQM理论和ISO9000标准的应用、创新与延伸,以大质量观念为指导,全员参与,运用过程方法和系统化的方法,识别和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建立和运行科学的固井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确定过程运行和控制准则,强化内部管理,使质量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追求零缺陷,达到提升固井施工工程质量和效率增值,增强固井施工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圆周的近似作圖法,散見于各教科書及参考书中。本文参考圆周率的有关数学史料,整理几个古典的作圖方法,做为向文化、科学進軍的读者及教学資料上之一参考。  相似文献   
18.
省编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本,是根据《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精神,在一九七八年省编试用课本的基础上修改编订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年级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们对教学本册教材的一些看法,供教师参考。全册教材共二十五篇课文,共组成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后有一个“基础训练”。全册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李志昌  杜仲 《今日教育》2007,(5S):44-44
迈克·富兰认为:“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事情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我国现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指导理念、课程标准到教学模式、教学观、学生观,可以说都要求发生“革命性变化”。改革至今.教育界确实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然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存在着一些“泡沫”现象。当然,任何一项改革,有人敲敲边鼓.自然不能认为是绝对坏事.相反.它正是在为改革保驾护航。笔者身为一线教师,亲身参与并体验着这次课改.也有一些观察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思维方式的辩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各种思维方法、思维方式往往构成对偶性、两极性的关系,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单向与多向等等。对偶性、两极性不是绝对排斥、互不相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现代思维方式中包含着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各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具体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从基本特征上来看,现代思维方式的辩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上,即发散性和收敛性的统一、纵向性和横向性的统一、单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静态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