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其中也对黄河文化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出版单位在学术期刊、学术专著、大型丛书、百科全书及其他融合出版方面做出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尝试,此外仍有文化资源保护、水利成果展示、文化认同、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创新需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72.
为跨越传统评估框架,深层次挖掘博物馆预期目标与博物馆评估方式之间的联系,作者提出提高博物馆评估相关性、可靠性与实用性的四条必要措施:将项目活动与预定目标及期待产生的影响力相联系;采取以体制为导向的评估方式;根据评估对象的优势和长处采取肯定式数据采集途径;开展"勇敢对话"。  相似文献   
73.
书讯     
《博物馆还需要实物吗》Do Museums Still Need Objects?作者Steven Conn出版社: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页数:272页定价:37 75美元继1998年首本力作《博物馆与美国的智识生活》出版并引起强烈反响之后,Steven Conn又推出了系列著作《博物馆还需要藏品吗?》。通过对六种类型博物馆(艺术、自然历史、历史、人类学、科技、商业类)文化、智识、政治角色及机构历史的深入研究,作者提出,随着博物馆功能、使命的变化及新技术引导下展示手段的变迁,实物在多数博物馆中的数量和存在价值都在减弱,甚至完全被取代;并由此展开了博物馆与知识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的联系、博物馆在展示非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74.
结合三菱公司FX2N系列PLC状态元件、步进指令及状态流程图的设置,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步进指令编程的机理、方法及步骤,指出了状态隔离及状态流程图的构成是状态编程的关健,并给出了示例程序.  相似文献   
75.
改进试样的溶样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铁矿中铅,锌的含量,稳定性,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6.
英汉语中都既有符合语法习惯和人们认知规律的常式句,也有对人们认知规律有所偏离的变式句。英汉语的变式句可大体对应,但不尽相同。英语由于形态清晰和语法逻辑性强,其变式句较容易被规定和辨认,产生的认知语用理据也较多。比较而言汉语变式句则不太容易被理解,它的产生基本是出于修辞的需要。对于英语变式句和汉语变式句,我们应区分其不同的句式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7.
传播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两面提示”。在广告中,我们长期侧重于一味地宣传产品的优势和长处,而忽略产品宣传的两面提示,实际上,两面理与一面理在广告中同样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这样才能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78.
改进试样的溶样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铁矿中铅、锌的含量 ,稳定性、重现性好 .  相似文献   
79.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供高中一年级试用。这本教材包括“直线和平面”、“多面体和旋转体”、“多面角和正多面体”三章,主要内容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二册第五章“空间图形”(以下简称“十年制课本”)的基础上编写的,体系基本上未作变动(简介见《数学通报》1980年第2期),只是按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规定,将教  相似文献   
80.
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为目标,根据现阶段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以师资队伍为保障、课程体系为基础、创新基地为支撑、人才培养质量为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