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看画     
从前,有位画家画了一幅得意之作,并把它挂在一个他能从镜子里看得到的地方,他说:“这下看上去距离倍增,色调明朗,感觉比先前更好了。”画家的猫把这件事告诉了森林中的众兽。众兽对这只家猫向来推崇备至,因为它博学多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极有教养,能告诉它们不知道、甚至高深莫测的事。听了这条新闻,它们都很激动,于是连连发问,以便充分了解情况。它们问画是什么样的,猫就讲解了起来。“那是一种平的东西,”它说,“出奇地平,绝妙地平,迷人地平,十分精致,而且……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众兽听了更加疯狂了,说无论如何要看看这张画…  相似文献   
92.
怎样读《桂林山水》里的"啊"有些老师和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啊"一律读成"ā",这是不正确的。那么,怎样确定"啊"在句子中的读音呢?这要从"啊"的音变说起。  相似文献   
93.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性格、品质、动机及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同时还包括了师生间的感情纽带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4.
如何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包钢十五中李文俊中学历史共六本教科书,五十六万字。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面对头绪纷繁的历史内容,单靠死记硬背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知识的巩固。如何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呢?我的做法如下:一、联想法。巴甫洛夫曾说过:“...  相似文献   
95.
目前高速公路的车辙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本文详细阐述了车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车辙病害进行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6.
正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具有几个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其教学方法绝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97.
从2000年开始,在中高考的作文命题中,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话题作文。因为它表达灵活,淡化文体要求,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不拘一格;记叙、说明、议论、抒情兼采并用。限制少,自由大,同时它取材广泛,较大限度地拓展选材范围,而且它有立意的多样性,内容指向的不确定性。因此,一度时期,各地中考作文纷纷效仿,它所占的比例在所有作文命题形式上一路飙升。话题作文作为事物的一种形式,它经历了2001兴起、2002年发展、2003年鼎盛到2004年成熟等几个阶段,2004年单纯以话题作文命题的省市试卷下降到30.5%,而且根据2005、2006年命题来看,单纯的话题作文更是少见。  相似文献   
98.
李文俊 《考试周刊》2012,(15):55-56
苏科版教材八上第38页第9题:如图(1),点A、B在直线1同侧,点B’是点B关于1的对称点,AB’交1于点P. (1)AB’与AP+PB相等吗?为什么? (2)在l上再取一点Q,并连接AQ和QB,比较AQ+BQ与AP+P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99.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针,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全面而综合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