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日本农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农业教育形成了文部科学省和农林水产省共同管辖下的初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的完善体系.本文介绍了日本农业教育在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就业、教师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92.
黄琳 《湖南教育》2006,(11):36-36,25
一、试探起点,认识人民币 1引出课题:同学们认识人民币吗?说说你们对它的了解.(板书:人民币) 评析:数学“直白”也是一种美,直接引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需要和参与学习的热情,揭示课题,导入简洁自然.  相似文献   
93.
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长冈技术科学大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英 《教育与职业》2008,(16):104-106
被称为"亚洲凤凰"的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综合国力不断增长,是亚洲惟一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二战后日本更是充分地把握发展时机,迅速实现了战后恢复,并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94.
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有利于保持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正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5.
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教育享受信息化的成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进程。随着教育信息化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也呈现出了"教育的全球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质量"、"关注人文"等新的态势。  相似文献   
96.
李文英 《现代传播》2017,(11):102-105
探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机制,可从叙事伦理表达机制、时空叙事机制和"元叙事"传播战略等方面展开。叙事伦理机制体现在讲故事的策略和叙述伦理;时空叙事机制强调突破传统叙事形态,关注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延展性;"元叙事"传播战略侧重于话语表达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互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表达应超越西方文化表征体系,建构叙事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97.
幼儿教师的角色意识影响幼儿教育质量,也对其自身的专业发展产生影响。日本著名幼儿教育家仓桥惣三将近代欧美幼儿教育理念与儒学思想相融合,将幼儿教师角色予以全新定位。学习仓桥惣三的教师观,有助于我国幼儿教师增强专业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98.
“启发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启者,打开之意,即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让知识的阳光照射进来;发者,省悟之意,即明白了,接受了。自然是先启而后发,老师启而学生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主...  相似文献   
99.
李文英  修倜 《现代传播》2016,(4):104-109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涵的影像符号。审美创造机制的综合作用使人类学纪录片得以超越"政论性"的话语模式,呈现为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的审美幻象,在真实的风景下潜藏着品读不尽的审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80年代,德国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明治时代国家主义迅速膨胀的形势下,由德国人赫斯耐克特导入日本。在日本,赫尔马特教育理论被赋予儒教式的解释,并不断走上形式化。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摄取和反思又揭开了日本大正新教育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