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1802篇
科学研究   229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59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2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8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纽结     
纽结李维译柯松校欲解纽结之谜的数学家发现纽结问题带有科学普遍性。沿绳索前行摸索着通过一个大平结的童子军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用手术线结扎血管的外科医生也没有特别在意缝线。甚至紧紧抓住帆索套结的老水手也不会想到他还在探索一个曾经含糊不清而又越来越重要的数学...  相似文献   
952.
德育问题的探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把德育贯穿在其它各育中进行,以及把德育贯穿于各门学科当中又是重要的话题,本文试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谈变粗关实施德育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3.
中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内化到外化、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辩证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结合长期的教育实践,我校初步形成了“学、议、行、引、查、评”六字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模式。这个模式以教育认知为前提,以典型榜样和环境氛围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民族精神的养成为出发点和归宿。、学、议、行、引、查、评六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相互联系,既是学生美德内化的环节又是学生美德外化的过程,既适应学生群体的教育又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内化。这种模式具有自我教育功能,有利于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54.
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学课堂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结构布局合理,构思科学巧妙,主线中心明晰,环节安排恰当,层次分明,重点难点处理到位,如每次课  相似文献   
955.
西部高校肩负着培养未来西部地区合格建设者和各项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西部高校可以通过实施环境教育,在解决西部环境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高校开展环境教育是应时所需,并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其顺利开展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尽快落实到教育行动当中、得到足够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956.
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社会、国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通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接触面扩大了。在集体中,教师的爱是集体成员积极上进的重要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集体生活中,模仿是指在集体的一定刺激的影响下而产生与他人相似的行为;在班集体中,越是有威信、有影响的人,其暗示效应越高,容易引起别人的模仿;在集体生活中,集体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影响集体心理气氛和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最完善的阶段。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是对于整个群体和每个个体都有意义的共同价值。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使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957.
"苏尼"是彝族社会自古就特有的文化活动群体之一,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独特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苏尼"有其存在的深刻文化根基:"病"的存在是产生"苏尼"的直接根源;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力量赋予某些命定人从事"尼"的职业,其主持的"尼"仪式是彝族人用来赶鬼治病的主要手段。在仪式过程中,苏尼用来赶鬼和治病的各种"神"力,实质上来源于自然力量和现实生活中已去世的亲人以及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的灵魂力量;"尼"仪式实际上反映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等各种现实力量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958.
从民族宗教学的角度,对甘洛特有的"卧觉依"仪式进行调查研究。"卧觉依"仪式充满了象征和意义的表达,反映了人与万物的同质性,自然规律与人生定律的共通性。同时,"卧觉依"仪式展现了彝人的宗教情感和习俗文化,是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高度统一的文化现象,对于强化民俗文化记忆和保护民族文化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数学教学只有从学  相似文献   
960.
高职院校是生态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建设符合高职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已成为当下生态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教材开发的必要性、教材开发思路、教材效果分析等方面阐述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便与相关院校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