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问题是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解决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的主要政策手段。指出中国现行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由于照顾了原有的利益格局, 起不到缩小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的政策作用。在分析中国现行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借鉴日美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与拨款模式经验,构建新的中国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与拨款模式,并利用1997年数据对拨款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2.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使原本就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的发展在...  相似文献   
73.
论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理论界对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教育如何面对市场经济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对于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适应与协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多数集中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对于教育产品本身的属性和市场本身的内涵理解不够,因此没能抓住教育与市场关系的核心: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因而也就无法进一步挖掘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揭示教育与市场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本文通过对教育产品属性与市场内涵的分析,力图揭示决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机制,进而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采用1978-2011年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教育行业工资的绝对和相对水平及其历史变动情况.通过分析教育行业年平均工资及工资指数变动反映教育行业工资的绝对变化;扣除物价水平变动,反映教育行业工资的相对变化;通过将教师工资与其他行业工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较,反映其相对水平.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行业绝对工资水平持续上升,且1993年以后增速逐渐加快.但扣除物价水平的影响后教师工资的增长幅度较小;教师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排名居中后,与人均GNP的比值远低于合理水平.据此结果,建议在人员经费中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和强化省级统筹,设计合理的教师工资等级及增长机制,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相似文献   
76.
利用科技活动培养幼儿的成功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定工程,它不仅能使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知识,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活动中能增强幼儿对事物的探索精神,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我园利用科技活动这一形式在培养幼儿的成功感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一、选择操作简单、有趣的实验,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刚开始科技实验时,我每次都选取那些操作简单,且表现出有趣现象的实验让幼儿操作。如“做汽水”实验,幼儿在操作这个实验时,只须将柠檬酸和小苏打放入水中,就能做出汽水来,幼儿没有失败的体验,幼儿做出的…  相似文献   
77.
根据赤峰市农村样本的数据,本使用个人教育水平函数和农业收入函数估计了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组效应、性别效应和地区效应,家庭经济条件仍旧是影响教育获得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具有显的促进作用,甚至高于土地和劳动力人数的作用;这其中,初中教育的作用最大;女性的教育对家庭收入与男性有着相似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8.
科学评价是提升教师质量的信息基础,但如何评价一直是困扰教育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难题。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价技术,通过学历、教龄、任课班级平均成绩等传统指标,我们只知道农村教师队伍质量较低等模糊信息,难以准确刻画西部农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发展所发挥的真实作用,不利于全面、客观、有效的把握教师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借鉴国外教师质量评价设计思路,从学业成绩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产出最重要维度的角度,以西部农村小学追踪样本构建两水平增值性模型,较为准确的测量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发展发挥的真实影响效应,在整体和个体层面分别衡量了教师质量状况。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在学生学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教师间差异很大,教师差异是造成学生学业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缩小教师质量的差异对于实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这一战略目标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79.
教师评价:注重绩效,还是促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国家先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改革的核心是问责与教师专业发展。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绩效式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成为教师评价的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教师评价模式有内在逻辑及实施的约束条件,当前,执着于长期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应需要更多的发展性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80.
当前,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基础教育还相当薄弱,成为制约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了解与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将是改善我国教育状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本刊特约四位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杜育红教授根据农村教育的特点,提出必须站在对二元社会多个维度的全面理解上来动态把握农村教育的内涵,并分析了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型进程中我国农村教育新的发展趋势.袁桂林教授敏锐地觉察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微妙变化,并从推力和阻力两个方面对目前农村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刻分析.葛新斌教授梳理和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人财困局”,指出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其解决指明了方向.邬志辉教授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束缚,并就各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无疑,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视问题、不断反思、寻求出路,将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