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育公平涉及个人权利问题,与社会权利的公正息息相关,大致可表现为思想层面及实践、制度层面。现代意义的教育平等观念与近代社会政治学说的发展,人性、人权观念的改变,以及民主政治的建立等有直接的关系。首先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得到体现,继后通过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得到强化,到19世纪末其基本内涵已经形成。20世纪教育公平观念继续得到发展,在实践上表现为由初等教育机会均等发展为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由注重教育起点、过程的公平发展为注重教育结果的公平。为此各国都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发展出各种补偿教育措施,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近现代外国历史上几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为例,介绍、分析他们各自关于儿童说谎的观点.其要点似可归纳为洛克的"环境决定论"、卢梭的"分类说"、罗素的"恐惧说"和皮亚杰的"道德阶段说".有关言论对于成人正确认识儿童说谎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对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即将转入信息社会或知识智力社会,它对人口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发达国家纷纷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同时对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级教育加大投资及发避孕药力度,师范教育在此态势下亦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下面以美、英、法、德、原苏联(包括俄国)及日本为例,来考察一下当代各国幼儿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4.
私心不是一种终极的伦理概念,对此越加分析,概念就变得越加模糊。但作为托儿所里的一种现象,它却是非常明确的,且提供了颇有解决必要的问题。倘若对孩子听之任之,年长儿童就会夺走年幼儿童的玩具,要求成人给予他更多的注意,并会全然不顾年幼儿童的失望,一味追求自己的欲望。  相似文献   
35.
海西 《山东教育》2007,(10):62-63
培养诚实的习惯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我所谓的诚实不仅是语言上的,而且也是思想上的;老实说,两者之中后音在我看来更为重要。假如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作为而撒谎.另一个则首先在潜意识中欺骗自己,然后把自己想象成高尚诚实的君子,那么我宁愿取前者而拿后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在杜威众多的教育论著中,许多地方涉及到儿童个性发展的问题,其中不少观点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一、论儿童个性的形成儿童的个性、个性差异是如何形成的?西方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分析探讨过这个问题,提出过各种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所有的理论尽管名目繁多,大致可分为两大潮流:即所谓“内发论”(或称“发展论”)和“外铄论”(或称“形成说”、“学习说”)。内发论认为,天性是重要的,在儿  相似文献   
37.
第十一届全国教育史年会的论文反映了外国教育史的学术热点,这些热点主要集中于教育史学理论研究、学科自身建设研究、外国高等教育研究、外国教师教育研究和外国基础教育研究。当前外国教育史学术研究也呈现了新趋势,如史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范围不断拓宽、选题时段不断延伸、研究视角不断更新等。  相似文献   
38.
英国夏山学校以“让学校适应学生”为宗旨,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自由教育及学生自治的实验,在世界教育实验史留下了精彩的篇章。本文试图对这一独特的教育实验进行梳理,并阐述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39.
近代西方各国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最初均设有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师范教育培训的层次不断提升,由初等师范学校向中等师范教育乃至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由私立走向以公立为主,由只有男子师范教育走向男女师范教育机构并存的格局。培训的内容也逐渐扩展。  相似文献   
40.
英国分析教育哲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历经繁荣与衰退的跌宕起伏之后,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转向与欧陆哲学对话、转向与传统教育哲学融合和转向公共教育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