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5975篇
科学研究   1124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385篇
综合类   202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79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6年   6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雄踞中国高等教育金字塔顶尖的清华大学,百岁华诞赚足了规格、声势和眼球。无论其骄人的历史,校友的分量,还是当今中国热得烫人的名校效应,想不盛况空前都难。大学百年庆生成了国家大事,世界上似乎只有中国,中国最多也只能再加上一所北大。这自然没什么不好。在五花八门的庆典多如牛毛的当下,为大学办庆典,总比为那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办要好,至少,于围观的公众而言,可以强化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氛围,于名校而言,可以鞭策为国家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服务。尽管有人举国外一些名校生日办成思过日的先例,煞费苦心提醒清华也应总结走过的弯路,反思为何不再有大师,正视与世界名校的差距,但依中国传统与国情,生日要办得喜庆,祝寿要多说吉言,因而,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赞美,清华人的兴奋自豪,既正当,也没什么不得体。  相似文献   
92.
六一六一,快乐节日,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六一六一,快乐节日,小朋友们欢天喜地。六一六一我爱你,唱歌跳舞做游戏;六一六一我爱你,无忧无虑多欢喜。六一六一,六一六一,我们爱你。  相似文献   
93.
本文依据现阶段国内外的相关实践与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对注重学生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教育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高分低能、素质失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习惯.  相似文献   
94.
95.
一、缘起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已成为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这充分体现了阅读者——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期间,也发现不少教师曲解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为主体就是主宰.从而使教学偏离了“主航道”,出现了以下一些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96.
97.
网上有一族"标题党",为了让发布的消息或帖子吸引更多眼球而煞费苦心制作标题,或标新立异、耸人听闻,或独出心裁、以偏概全。其实不仅在网上,平面媒体也不能免俗。  相似文献   
98.
方老师 《留学生》2013,(9):27-27
徐峥是个对喜剧有深刻认识的人。在喜剧片毫无起色的黯淡时光里,只有他主演的几部作品《夜店》《人在囧途》和《搞定岳父大人》还算得上是值得一看。于是乎,他自导自演的《泰囧》爆了。  相似文献   
99.
信号与系统是电气、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改变过去以理论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适应新形势下部队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课程组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程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0.
社会学视野中的“三农”问题(笔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一直横亘在我们心中,拂之而不能去。用社会学视野观察之,是想让具有乡土情结的人"倾听它的声响"。本期论坛主要讨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尊重和依靠农民跳出历史周期律、"组合竞选"谁与之争峰以及影响农民职业流动的因素。陆学艺教授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格局。郭书田研究员认为,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必须在十四个方面予以改革;石山老先生认为,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和依靠农民跳出历史周期律;辛秋水研究员认为,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组合竞选制"模式具有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简便易行等优点,值得推广;同春芬博士则在全面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民职业流动的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