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关键期是指人的某种潜在能力存在于人的一生的某一特定时期中.由于环境恰好提供了某种特定的刺激.就能使之得到最好的发展。最早引用关键期这一概念的是奥地利习性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K.洛伦兹。他用人工方法孵化灰色雁并日夜与灰色雁呆在一起以观察它的生态.但当把这只灰色雁放到它的伙伴中间时.发现它不与伙伴一致行动.而是独自追赶洛伦兹。洛伦兹把这个现象称为“印刻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要具体地理解认识主体性与知识客观性的关系 ,就应当从认识主体的功能方面来加以把握。认识主体具有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 ,这些功能的发挥本身就是认识主体性的表现。要形成客观性的知识 ,就要把具有客观有效性的各种要素、成分提取出来并转移到知识成果中 ,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认识主体各项功能的发挥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43.
羽毛球项目体能训练原理探讨和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羽毛球界,对“体能与技能的关系、运动项目的主要供能系统及其对运动素质的特殊要求、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的关系”等问题始终存在争议,未能统一认识,由此而对我国羽毛球竞技水平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福建省女子羽毛球队9名队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试法和实验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分析,并以理论分析结果为依据,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过程,设计训练手段,对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实践研究。通过理论分析,首先提出了体能与技能的“能量”统一论观点,认为:羽毛球项目的体能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体能…  相似文献   
44.
<正> 我省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林瑛和吴迪西,在1982年全英羽毛球公开锦标赛中,获得女子双打冠军之后,很多关心她们的人,都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她们原是无名小卒,为什么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攀登世界高峰,其中有什么秘密没有?在体育上攀登世界高峰,不存在着偶然和秘密,各各都是经过艰苦的奋斗,爬到顶峰的。林瑛和吴迪西也是这样。下面谈几点情况: 林瑛和吴迪西原是福州部队羽毛球运动员,因部队调整,后转到我省羽毛球队。进  相似文献   
45.
一、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羽毛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高而全面。一场激烈的羽毛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在长达30—108分钟之间(一般平均是女队员20—40分钟之间、男队员30—60分钟之间)快速移动,遵照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以及“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完成复杂多变的各种技术动作去战胜对手。例如为了提高杀球的重量、速度和威胁力,必须加快挥拍速度和后蹬起跳的弹跳爆发力,提高击球高度和击球一瞬间的爆发力,增加杀球的威胁性,对协调、柔韧等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这次访问日本,和日本国家队共打了36场球。我队以27:9获得了胜利。其中负九场有七场是负于日本女双。米仓良子/德田敦子组出场比赛五场,均获全胜。而我们应战的二对女双谢乐平/陈秀玉组、李芳/徐蓉组均属于我国一流水平的  相似文献   
47.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的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相似文献   
48.
把握最佳教学时机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过程中若能切实把握好最佳的阅读时机、提问时机、自主探究时机、实验教学时机和习题教学时机,将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9.
引领社会思潮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排除其他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相反,应当认真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在国外的知识社会学领域,曼海姆关于社会思潮的社会基础、社会文化因素向社会思潮的渗透机制、社会思潮形成和演变的非理性因素、社会思潮的演变规律等思想值得借鉴。在国内,梁启超关于社会思潮的分期、社会思潮的环境制约性与发展轨迹、研究社会思潮需要科学的研究精神的思想,对把握社会思潮都具有突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