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就是处于鸽舍上方的一块搁板,曾令他发誓永不泄露其中的奥秘。作者一次极有成效的“踩点”,使谜底昭然于你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您的孩子有音乐天赋吗?孩子有没有音乐方面的才华与天赋?您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此观察适用两周岁以后的孩子)音乐感受力的早期表现。如在音乐声中会手舞足蹈,面露微笑或入神倾听,哭闹时只要一听到音乐就会安静下来。听觉的敏锐与对音乐要素的特殊辨别力。对不同的音高、音色、节奏有不同的反应,并能准确地加以模仿。音乐记忆力特别好。对于喜爱的歌曲或乐曲主旋律能够在听几遍后即能记住并模仿学唱。对各种形式的音乐表演有积极的要求。表现出较强的音乐表演的欲望,即使在陌生人面前表演也不感到拘束。表演中反映出自发的乐…  相似文献   
3.
林格 《知识窗》2014,(4):1-1
曾听汪涵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日本人,经过多年修炼终于成了仙。有一天,他在云端看见下面的溪水边有一个少女在用脚踩洗衣服。少女的脚踝很美,仙人一下子染了心,就从云端上掉了下来。我很喜欢“染心”这个词,人一旦对某一种东西染了心,就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4.
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有六条原则: 1.心情原则 就是需要通过情感的阳光,将孩子潜能的屏蔽捅开,比如贴近自然.总之,要培养孩子的丰富感情世界,从而导入良好的心情,有了好心情,就会自觉地输入积极因素,从而调动潜意识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陈景润的智力,别人评论得很少,因为对他来说,“智力”已不是足够衡量他素质的词语。如果像今天这样给孩子们测智商,我想他不会高得足以上少年大学,并且他并非天生流淌的就是数学的血液。在他上学之前并没有表现出对数学的特别的爱好。据他大哥景桐回忆:“上学前的大弟(即陈景润)非常文静,不爱说话,也不淘气,但对家里的一切书籍非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天赋,父亲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有一次,陶行知一位朋友来找他,告诉他一件自以为很痛惜的事:他的孩子在玩耍中,调皮地把他的金表拆坏了。“您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陶行知正埋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听说后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边问边站了起来。朋友答道:“我把孩子痛打一顿,他讨饶了!”说这话时,他有点得意。陶行知听罢此言,不禁一拍桌子,大声地惊叹道:“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  相似文献   
7.
在家庭中,母亲还要扮演贤妻的角色,与父亲的关系要融洽、和睦,要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家庭中,母亲不仅是孩子的母亲,也是丈夫的妻子。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母亲的身份而得以进行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孩子的眼中,称职的妻子会与合格的妈妈一样有威信,母亲可以通过妻子的角色和与父亲的关系间接地对孩子产生影响,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仅仅做一名好母亲是不够的,还要做一名好妻子。作为母亲扮演妻子的角色时能对孩子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探讨的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夫  相似文献   
8.
林格 《辽宁教育》2010,(4):60-60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论代表着中国教育发展前进的方向,其核心理念就是"全面依靠孩子",教育者要"退后"。有人问郭教授什么是教学?他回答:"如果你告诉学生3×5=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5等于几?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国家日渐流行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教学思想已对世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同建构主义学习。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课堂不再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也不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的地位。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作为一门课程或整套课程体系的开发者的角色在传统教学中也存在,但在今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不断变革的时代,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作为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0.
奇异的证明     
婆什迦罗是12世纪印度著名的大数学家。他编的许多数学题被人称为“印度问题”,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其中婆什迦罗关于著名的“勾股定理”的独特证明就为众多数学迷津津乐道。大家都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古往今来,“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婆什迦罗的证明最为奇特。他只画了如下两张图,就把勾股定理给证明出来了。你能看懂这是什么意思吗?c原来啊,婆什迦罗是用(1)、(2)两图表示了一个奇妙的转换,从而进行了直观明了的证明。具体的思路是:用(1)图中四个直角三角形,即图形的阴影部分,拼成图(2)中的两个矩形(也是阴影部分)。而图(1)中的小正方形直接移到(2)的右上角。很明显,两图的面积是相等的。同时注意到,图(2)补上虚线AB后,图形就被分割为两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为a2、b2;而图(1)的面积明显是c2,因此有a2﹢b2=c2。怎么样,这个证明是不是很简洁?本栏责任编辑梁为奇异的证明@林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