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职教育改革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是同步的,其改革的本质就是高职教育现代化。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职教育改革过程的回顾,认为其改革思想不系统、不完善,指导性不强,认为我国高职教育要改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职业行为能力与创新、创业四大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62.
"城乡税制一体化"有其特定内涵与时代要求,它是中国取消农业税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三农问题"而引发的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总称谓。文章不对原有主体税种作大的改动,设计了一套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对国家政策的调节性的社会保障税、资源税、土地税、环境税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63.
四、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制定专业教学标准
  教育部在2012年末,发布了“关于印发部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217号),对18个大类的410个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要求十分具体,其中规定:“空乘专业”学生要掌握反恐技能,铁道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前须行车1000公里。  相似文献   
64.
中国要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高职教育责无旁贷。要实现"人人成才、人尽其才",中国的教育制度设计还存在较大缺限,笔者认为中国人的职业选择存在非理性因素,而人类的智能和高职教育都有其科学内涵,大众化的高职教育要从人的个体智能组合出发,培养其职业能力,促进党的"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65.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识教育为个人今后多方向发展提供了全面知识准备,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的专才教育有滑入庸俗的现象,有可能丧失“高等”与“高级”的本质属性。“高等”就高在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层次,高在专业技能的理论上;“高级”就高在做人的品质,高在发展潜能上。高职教育有必要研究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三年制专科高职要采取专业、通识、实践三项教学并重的模式,创新四年制双专业高职本科,采取两个专业和通识、实践教学四个一年学时模式,为培养现代高级实用型、高素质人才努力。  相似文献   
66.
高职院校升层发展与教学深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数和在校生数已占高教大半壁江山。而高职高专院校中,对自己有正确、深刻、全面认识;有认识,并埋头深化教学;甘愿意做“高教新类”的铺路石的院校并不多,但,这些责任明显历史地落在了目前的1078所高职院校身上。高教分类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高职定位是我们的战略和起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的战术;高职深化发展的逻辑结果就是升层;高职的发展与升层有自己的规律、自己的特色,决不可跟在本科教育的后面峦步亦趋。否则,历史和市场将是无情的。  相似文献   
67.
论高职专业技能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与龙头是技能建设,与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截然不同。充分认识技能建设的意义,明确技能建设的主要环节,了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其理论和实践都不完善,目前,它的“培养基”定位、“容质”定位和生态定位尚不明确,有待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狠抓“五个结合”,搞好“五个开发”,争取五个方面支持。  相似文献   
69.
大学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方大学的属性、中国大学的属性和大学的属性分类三个方面说明大学的属性,探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必然,试图解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的属性问题与改革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70.
中国的教育现状,党和人民是不满意的。2010年初,教育部正式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本文认为:教育改革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基础教育要相对压缩学制,合并中学教育;高等教育重在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